佛山日报讯 记者贺勇 通讯员谭敏诗摄影报道:禅城区近日举行暑期青少年文化系列活动之“非遗+AI”艺术实验室活动,青少年学员在剪纸传承人和AI导师的指导下创作剪纸作品,运用AI技术进行创意创新,开展非遗图案设计。
此次活动由禅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区版权局、区教育局主办,结合2025年“南粤情·文旅行”广东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以及“我和AI的N种可能”等主题展开。
纸间乾坤,刀下生花。佛山剪纸是非遗“宝藏”中深受青少年喜爱的传统文化艺术。在活动现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剪纸(广东剪纸)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邓燕平为孩子们带来了精彩的非遗课堂。邓燕平生动形象地讲解了佛山剪纸艺术的发展历程及风格特点。在邓燕平的指导下,孩子们稚嫩的小手随着剪刀飞舞,荔枝、蝴蝶、小鸟、鱼儿等充满童真童趣的剪纸图案跃然纸上。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崛起,AI生成内容的版权问题引发广泛讨论。虽然AI技术可以使佛山剪纸的内容题材和创作形式创新发展,但版权问题不容忽视。活动现场邀请了佛山市版权保护协会讲师,向青少年讲解了AI创作的版权保护知识,解锁艺术创作中的版权保护密码。
解决版权方面的难题后,AI如何爆改非遗剪纸,让其更加“出圈”,让更多年轻一代爱上这门技艺?为此,活动邀请了人工智能方面的专家进行了授课,教授学员如何使用AI工具进行非遗图案设计,让学员学会精准表达设计需求,以自己的剪纸作品为基础,获取AI生成剪纸动图。
“新技术+老手艺”的结合,为传统非遗剪纸的传承与创新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主办方表示,AI技术的介入为佛山剪纸注入了新的活力,希望通过活动,让青少年掌握AI技术中的版权知识,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并喜爱剪纸艺术,帮助他们获取创作灵感,探索更多AI技术在非遗保护和创新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