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日报讯 记者黎小燕 通讯员沈培浩、陶科报道:广东省教育厅调研组日前到佛山市南海区开展专题调研,深入了解和考察区域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建设情况,并召开座谈会。
近年来,南海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体制机制,构建了标杆带动、特色纷呈、开放共生的普通高中发展新格局。历经十余载,南海区普通高中形成了八大集群。
南海建立了完善的小初高课程有效衔接、学生特长发展十二年一贯制培养体系,率先推进“少年强基计划”,成立“南海区少年未来学院”,创新构建“1+9+N”模式,在数理、文学、体育、艺术、科技、传媒、国防等七大领域建设九大学院,包括少年科学院(石门中学)、少年文学院(南海中学)、少年体育学院(狮山高中)、少年艺术学院(南海艺术高中)、少年创新学院(南海实验学校)、少年创客学院(南海外国语高中)、少年传媒学院(南海一中)、少年国防学院(大沥高中)、少年清美学院(南海中学),并在初中下设20个分院和20个基地学校。目前,全学段贯通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已具规模。
座谈会上,石门中学、石门高级中学、南海一中、南海艺术高中、狮山高中、大沥高中分别介绍了学校特色办学经验。
在听取汇报后,省教育厅基础教育与信息化处处长赵琦对佛山市、南海区的创新举措予以充分肯定。他表示,南海区是全省教育高地,其立足本地的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在区域层面具有很高的推广借鉴意义,希望南海区继续在区域统筹、分类教育、分层教育上持续发力,不断创新,在全省形成示范引领。
“南海区少年未来学院小、初、高一体化培养模式极具前瞻性,体现了区域创新的特点。”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博导,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主任朱益明对南海教育充满期待,他希望南海强化统筹协同,做好少年未来学院课程资源的共享和推广,惠及更多学校。
“调研组的建议为南海区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南海区教育局副局长田树民表示,接下来将把调研组的指导意见转化成为实际工作的思路和举措,全力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以多样化的办学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争取为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南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