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勇志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因此,佛山要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制造强市建设,咬定制造业当家不动摇,加快创新布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全面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政府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加强佛山“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尤其是应用型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高标准建设佛山国家高新区、佛山人才创新灯塔产业园、三龙湾科技城的“一区一园一城”科技创新高地,提升佛山高新区“硬科技”和“软服务”水平,推动季华实验室、仙湖实验室等重大科研平台产出更多引领性成果,支持蓝橙实验室建设,做优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广东中科半导体微纳制造技术研究院、佛山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构建具有佛山特色的产业创新平台支撑体系。加大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力度,力争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实施知识产权“护航工程”“培优工程”,加大高价值专利成果转移转化,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
二是从创新成果应用、完善现代产业体系上发力,加快产业创新。首先,佛山要从国家战略层面加强对未来产业的统筹谋划,深入实施北向战略行动,全面建设佛北战新产业园、十大创新引领型特色制造业园区,重点发展医药健康、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实现从“一园多业”到“一园一业”的专业化发展,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其次,推动优势产业提质增效。《决定》要求“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佛山应积极推进家电、铝材、陶瓷、家具、食品饮料、纺织服装、黄金玉器等优势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引导企业设备更新和管理创新,推进“智改数转网联”,梯度培育一批转型示范项目和典型场景,推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建设。最后,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能级。加快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现代商贸、工业设计、会展、软件和信息服务、科技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建设十大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促进三次产业融合持续加深。
三是加快发展方式创新,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的生态绿色产业。佛山市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按照《决定》“强化环保、安全等制度约束”的精神,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打造高效生态绿色产业集群,深入实施“碳达峰十三大行动”,强化能源、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规划建设一批绿色低碳循环的3.0版现代化园区,一体推进园区集中治污、供热等环保设施与“水电路网气”建设,培育一批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等绿色制造示范项目。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推广绿色建筑,提升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服务供给能力,规范发展回收利用行业。大力倡导市民简约适度,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
(作者系佛山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