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C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把“主理人”酿成城市特调

“山也大叔”教小朋友劳作。
山也柴塘禾谷的帐篷扎在竹林里、稻田边。
如是院子美学空间。
  

  文/高明融媒记者冯慧雯

  图/受访者提供

  

  当“City不City”还在调侃都市生存法则,“班味”仍在发酵打工人的苦涩共鸣时,2024年度十大网络用语中,“主理人”一词脱颖而出,成为一股“清流”。这个听起来充满浪漫与个性的称谓,被网友戏称为“比CEO多三分浪漫,比老板少七分油腻”。在高明,它早已不是小众标签。一批年轻主理人崭露头角,成为“空间美学”的塑造者、“衣与食”的打磨者、传统文化的创新者。

  不久前,高明别出心裁地举办了一场佛山文旅主理人交流活动,当地职能部门首次以文旅主理人的身份,与近30名佛山文旅主理人共话城市文旅发展,组建起佛山文旅主理人社群朋友圈。

  而这一创新模式也让“潮玩高明”的形象更加突出,进一步拉近与年轻人的距离。当其他城市还在解码“松弛感”,高明,能否把“主理人”酿成城市特调?

  

  有个性的“山也大叔”

  只按自己审美塑造空间美学

  

  主理人,意为潮流品牌的主脑领航者,一般是品牌的所有者或职业经理人。他们可能是特色咖啡馆的经营者,也可能是小众艺术空间的策展人。

  在距离城区近50公里的更合镇平塘村,藏着一处名为“山也柴塘禾谷”的露营地。尽管从城区自驾需1个小时,但周末依然吸引了许多广州、东莞、深圳甚至澳门和香港的年轻人。自去年7月试营业以来,营位几乎每个周末都爆满,接的单已经排到了今年“五一”假期。在某书上,有网友将其评为“湾区的屳居·万石坞”。

  “山也柴塘禾谷”到底有什么魅力?带着好奇,记者驱车前往。入口处有一座白色外观的木屋,极简的原木色装饰给人一种治愈、平静的感觉。走进细瞧,营地四周环山抱林,大片稻田散落其中,不时还能听见虫鸣蛙叫的声音。大大小小的帐篷扎在竹林里、稻田边,给游客们带来无限想象。

  “相比于‘湾区的屳居·万石坞’这个称号,我更希望它是一个独立品牌,这才能彰显它的独特性和价值。”“80后”主理人“山也大叔”说。山也大叔本身就具有人格魅力和审美要求——一头中分卷发和细碎胡楂,搭配不羁的穿衣风格,浑身散发着雅痞气质,十分符合“山也大叔”这个IP人设。

  细聊才发现,来高明前,祖籍揭阳的山也大叔在广州做过20多年设计师,对营地的整体美感和品质有较高要求。小到指示牌、路灯,大到乡路、建筑等都按照自己的审美设计,不照搬其他城市经验。这里不仅提供露营,还衍生出抓鱼、做竹筒饭、开山地车等游乐体验项目。

  “我觉得人生有多种可能,可以换一种生活方式。”离开生活压力大的广州,山也大叔曾辗转肇庆、清远等地寻找一处“抬头看不见建筑、生活听不到车声”的地方,最终选定了更合平塘村。“这里生态好、够安静,负氧离子含量高,晚上都睡得更香。”他说。

  项目推出后,山也柴塘禾谷积极借助网络大V宣传造势,在社交媒体上传播符合年轻人审美的视频照片,逐步与珠三角的年轻客群建立链接。“现在‘自来水’越来越多。之后我们想拓展更多户外项目,比如为户外服装品牌拍摄造景等,探索更多可能性。”山也大叔说。

  

  会讲故事的主理人

  在城市的褶皱里解读叙事密码

  

  山也柴塘禾谷依托文旅资源打造品牌的探索并非孤例。近两年,一批主理人品牌在高明“能见度”越来越高。

  为何高明能成为主理人文化的沃土?答案或许藏在城市的“反效率”基因中。当一线城市沉迷于“标准化复制”时,高明的主理人更擅长在慢节奏中挖掘差异化叙事。设计公司主理人将咖啡店开在街角旧楼,老建筑引入餐饮激活古村记忆……这些看似分散的实践,实则共同诠释着高明的“市井美学”:商业空间不必是完美闭环,而应成为一本“未完成的故事集”,等待市民与城市共同续写。

  这种叙事逻辑,在“如是院子美学空间”新茶饮与古建筑之间,展现得尤为清晰。主理人老王将中式庭院和现代美学相结合,在装修上保留百年老屋的青砖红瓦、木门、木凳等,打造出具有禅意的新中式茶馆。该店不仅可以喝茶,还会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茶艺表演、书法绘画展览、音乐演奏等,传播传统文化。

  开在居民楼里的“春野咖啡”则是设计公司跨界开咖啡店的典型。这看似是“降维经营”的模式,实则是构建了双重叙事场景。设计师通过与顾客的日常对话,捕捉未被满足的生活痛感;咖啡店则成为实体化的用户调研实验室。这种副业反哺主业的模式,本质是打破行业壁垒的叙事实验:用咖啡的社交属性为设计注入人情味,再用设计思维重构消费体验。

  而更深层的叙事密码,藏在山也大叔对城市肌理的解读中。“高明是一个宝藏地方,很多资源没被真正利用开发。”在山也大叔看来,高明虽然地处湾区枢纽,自然生态、农村形态却保存完好,可以用新的叙事方式将高明的文旅资源展示出来。“学习借鉴浙江安吉、成都的经验,成长为一片多元共生的土壤。”

  品牌设计上,山也大叔等一众主理人都擅长捕捉城市褶皱中的文化DNA,将茶馆里的龙门阵、稻田里的蛙叫声,乃至松树叶间隙漏下的光斑,都编织进商业叙事。这种将市井烟火转化为设计语法的能力,正是高明主理人群体的共性。

  高明的主理人早已超越传统“老板”的身份边界,他们更像是城市的“民间策展人”,用故事串联品牌、社区与城市文化,将商业空间变为一场沉浸式叙事体验。

  

  文化与商业的平衡

  打开商业密码寻求更广天地

  

  当“主理人”概念席卷新消费领域时,一场关于理想与现实的辩论也悄然浮现:有人将其定义为“贩卖情怀的文化策展人”,也有人犀利指出“商业的本质是盈利,故事讲得再美也得落地”。

  能否破解商业与文化的共生矛盾,实现两者平衡是当下主理人亟须思考的问题。近两年,高明陆续开了超10家茶馆,以美学空间等名义打造的咖啡馆也有数十家。随着周末微度假、3小时旅游圈兴起,苏村、陈村等也引入了不少主理人品牌,涌现出一些非标准化商业项目,满足新的消费需求。

  某种意义上,“主理人经济”塑造的自我价值观和个性稀缺性,恰是现代商业发展亟须的内容。在后疫情时代,市民游客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尤其是主张个性和自由的年轻消费群体,不断将时尚元素融入到自己的生活日常。而市场上又出现商品过剩的现象,因此,以传统目的性消费为主的商业形态,逐渐开始发生变化,大家都在抢占场景、体验、个性,用非标化体验突破同质化竞争,以情感附加值破解“价格战”困局。

  但孵化优质的主理人品牌并非易事。“主理人品牌一定是区别于常态化,有特色的,需要倾注更多心血,对产品的打磨、风格的设计等,花费大量的精力与成本,从纵向往深里做到极致,去创造出鲜活的、个性的、生动的内容,从而逐渐成长为行业的佼佼者。”景美旅游策划创建人曾令华说。

  精品才能带来商业流量的转化。例如,佛山岭南新天地、广州花都阿那亚等,把一群具备强烈个性和审美风格的主理人聚到了一起,去共同探索这场关于零售商业的实验。

  而主理人经济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不仅要关注产品本身的独特性,包括传播方式和运营模式都要不同于传统路径。用有趣、好玩的方式形成自身个性化的商业途径。相关部门也要以不同形式扶持和培养主理人品牌,延续“创新”的生命力。

  为此,高明区正起草《佛山市高明区高品质打造“活色生香”四大文旅经济带三年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通过收集整理旅游开发资源,建立文旅招商项目库。同时,计划在蘇村锦鲤文化街区设立“活色生香”文旅主理人之家,定期举行主理人交流活动。

  近日,智联招聘集团在研究青年如何选择一座城市时,发现这样一些有趣的指标,比如,“这个城市有没有周杰伦的演唱会”。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娱乐资源也是城市赋能青年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许有一天,年轻人也会把“城市有没有投缘的主理人”作为落脚指标。

 
     标题导航
~~~
《广东省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正式印发~~~
~~~广湛高铁十二标提前完成预制箱梁浇筑
   第C01版:今日高明
   第C02版:时事
   第C03版:时事
   第C04版:综合
把“主理人”酿成城市特调
高明交通建设迎来新机遇
智能化设备助力建设高质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