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日报讯 记者唐永健 通讯员吴婉琪报道:三水区作为全省35个农作物病虫害田间监测点示范建设县区之一(佛山唯一),目前已高标准建成4个省级病虫疫情田间监测点并投入运行。该项目总投资140余万元,包括云东海街道重点监测点和白坭、芦苞、大塘3个一般监测点,通过智能化监测系统为农业植保安上一把“利剑”。
今年以来,三水区大力建设农作物病虫害智能化监测体系,推广植保无人机统防统治技术,“虫脸识别”加“虫口夺粮”,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注入植保新力量。
在云东海街道惠泰农业水稻种植基地,这个重点田间监测点已经投入使用,部分设备已诱捕了不少田间害虫,数量达几十种,有效降低了粮食病虫害导致的损失。
三水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推广部部长韩淑仪介绍,农作物病虫疫情田间监测点由农作物病虫疫情物联网基站、智能虫情测报灯、远程实时监控系统、害虫性诱电子测报设备等物联网设备组成,通过县级病虫疫情信息处理系统统一管理,与省级和全国病虫监测预警信息平台对接,实现采集数据的自动收集、实时录入和规范处理。在病虫害物联网数据分析系统上,不仅有实时拍摄的害虫照片,害虫种类和数量等精准数据也清晰可见。
三水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刘绍扬说:“通过运用虫脸识别这项人工智能图像识别和检测技术,再结合日常田间调查,能快速掌握田间病虫发生动态,及时发布农作物病虫情报,为科学精准开展农作物病虫统防统治提供有力支撑,全区农作物病虫害短时预警准确率可达到95%以上。”
三水按照省统一标准和要求,高标准推进监测点建设,体现“一高三全”的特点和意义。“一高”是指科技含量高,“三全”是指功能全方位、预警全天候、监测全覆盖。目前,全区4个监测点从南到北进行布局,基本覆盖全区主要粮食、蔬菜等农作物种植区域,从而形成全区田间虫情监测和虫害处理一张网、信息一张图,服务全区广大种植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