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大脑如同一座精密的城市,血管网络如同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为脑组织输送氧气与养分。若某条“主干道”突发堵塞,便会引发严重后果。除夕夜晚,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通路抢修战”。
62岁的张伯在除夕当天傍晚突发言语不清、右侧肢体乏力,家人发现后立即将其送往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就医。急诊科接诊时,张伯已出现反应迟钝、失语等症状,经颅脑MRA检查,确诊为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
“大脑中动脉是供应大脑半球血流的主要血管,一旦闭塞时间长,脑组织将因缺血缺氧发生不可逆损伤,轻则偏瘫,重则危及生命。”此时距离张伯发病已过去8小时,内科主任刘怀昌表示:“必须争分夺秒打通血管。”
但对于张伯的病情来说,单纯静脉溶栓治疗效果有限,内科介入团队当机立断启动急诊取栓预案。然而手术面临多重挑战:一是患者有多年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基础病多,手术风险高;二是血栓位于大脑中动脉M1段,路径迂曲,血管条件差。
时间就是生命,经过努力和全方位调配,张伯的手术很快启动。“就像在豆腐块里穿针引线。”主刀医生、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龚汉贤如此形容手术过程。内科介入团队经股动脉穿刺,将微导管精准送至闭塞部位,造影显示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
经过介入团队的专业操作,手术最终顺利完成。术后患者情况持续好转,转入术后康复治疗阶段。
龚汉贤介绍,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致死致残率极高,介入取栓术通过微创方式直达血栓,可将救治时间窗延长至24小时。佛山妇幼内科介入团队已建立“7×24小时”响应机制,近两年开展介入手术超200台。龚汉贤提醒,一旦发现“难平衡、看不清、面不正、臂不平、语不灵”等卒中征兆,务必立即拨打120送医。(文/叶婷、张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