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预防登革热 警惕这些症状

多次感染有风险,防蚊灭蚊守健康
  

  今年入夏以来佛山天气变化多端,降雨多发温润湿热的环境相较往年更容易孽生蚊虫,登革热防控也因此引起各方关注。对此,感染科专家就登革热的防治给出建议。

  

  识病症

  “三红三痛”要警惕

  

  佛山市中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马晓军介绍,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登革热一般不会人传人,主要是以“病人-伊蚊-其他人”的途径传播。“登革热一般为自限性传染病,并发症较不常见,病死率较低,一般无后遗症。”马晓军指出,但登革热容易传播,多次感染后易引起登革出血热或登革休克综合征而导致死亡,应引起人们足够程度的重视。

  典型的登革热临床表现为发热、“三红三痛”。“三红征”即面、颈、胸部潮红,甚至出现眼结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牙龈等无端出血等。“三痛”即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患者出现全身疲乏。此外,还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典型的登革热病程分三期,为急性发热期、极期和恢复期。

  感染登革热后,发热期患者通常急性起病,首发症状为骤起高热,可伴畏寒,24小时内体温可达40℃,部分病例发热3~5天后体温降至正常,1~3天后再度上升,称为双峰热型;可伴有头痛、眼眶痛及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疼痛,乏力、恶心、呕吐以及纳差(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急性发热期,一般持续2~7天。在病程第3~6天可能在颜面四肢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典型皮疹为见于四肢的针尖样出血点及“皮岛”样表现等。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现象,如皮下出血、注射部位瘀点瘀斑、牙龈出血、鼻衄等。

  同时,登革热患者一般血常规会出现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减少情况,血小板计数下降幅度与病情严重程度成正比。如若进行血生物化学检查,则可发现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等升高的情况。

  

  防蚊咬

  清除积水是关键

  

  除了二次感染者,马晓军建议包括老人、婴幼儿和孕妇,以及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肝硬化、消化性溃疡、哮喘、慢阻肺、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者,要特别注意防范登革热。

  “如果有市民患上登革热,在热退后病情加重,出现腹痛、持续呕吐、明显渗出征、烦躁不安等表现,那么这有可能是重症登革热。”马晓军表示,重症登革热其早期临床表现与典型的登革热类似,但在病程的3~5天,病情会突然加重并进展迅速,出现严重的出血现象,甚至休克等表现,需要及时抢救。

  登革热目前没有可使用的疫苗,也无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采取对症支持治疗、一般处理及预防性治疗等措施。预防登革热的关键在于防蚊灭蚊,最佳处理方法就是清除积水,防止伊蚊孳生,外出活动建议穿长衣长裤,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驱蚊药,以避免被蚊子叮咬。若怀疑感染登革热,请及时就医。

  此外,登革热病属于中医学的“瘟疫”范畴,可参照温病学“疫疹”“湿温”“暑温”“伏暑”等病症辨证论治。马晓军建议登革热患者少吃生冷甜食,偏湿热人群少吃辛辣油腻类食物,可以适当吃豆类退热退疹,如黄豆、黑豆、绿豆、扁豆。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梁炜健 通讯员潘丽雯)

 
     标题导航
市三医院日间康复中心:~~~
~~~多次感染有风险,防蚊灭蚊守健康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阴式系列手术巡回推广活动走进郑州,惠泽更多患者
为女性健康助力~~~
~~~
   第A01版:要闻
   第A02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第A03版:高质量发展在一线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聚焦百千万工程
   第A06版:民生
   第A07版:民生
   第A08版:健康周刊
为精神健康搭建医院与社会的桥梁
预防登革热 警惕这些症状
优秀案例入围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卓越案例
佛山技术 全国推广
佛山妇幼开设HPV疫苗接种咨询门诊
纠正胸廓畸形 让患儿挺起胸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