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家长和考生已进入放松阶段,一些诈骗分子却在这个时候“蠢蠢欲动”。广大考生和家长要提高防范意识,注意识别相关诈骗伎俩。以下是有关高考成绩查询和录取的常见诈骗套路。
套路1 提前查分
高考结束后,不法分子通过伪基站群发短信,称可提前查询高考成绩,并附有一个网址链接。考生和家长收到此类信息后,如点开网址链接,输入身份证号、姓名、手机号、银行账号等信息后,就会导致手机被植入盗取网银的木马软件,被盗用钱财。
温馨提醒
高考查分都会提前公布官方渠道,考生要通过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官方渠道查询成绩,千万不要随意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
套路2 花钱更改高考成绩
每年高考后便有各类小道消息,称能通过技术进入系统,或称认识所谓“内部人员”,只要付费就可修改高考成绩。
温馨提醒
高考阅卷工作保密性极高、管理极其严格,任何人不可能更改成绩。同时,成绩公布后,对自己成绩有异议的考生可以通过官方渠道进行复核。考生和家长切勿听信谣言。
套路3 智能志愿填报百分百保上
不法分子自称掌握内部大数据和智能手段,假冒所谓志愿填报专家,声称“百分百保上”“一分不浪费”。通过“志愿填报辅导”App和网站假借为考生“一对一”服务的名义,收取高额费用后,溜之大吉。
温馨提醒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可通过各级招考机构和高校的官方平台,获取各类准确的招生信息和招生政策,同时结合本人实际情况,自主合理填报,切勿轻信所谓的“高价”志愿填报咨询服务。
套路4 有“内部指标”可购买
不法分子对考生、家长谎称某高校的名额没能招满,通过花钱“打点”可让考生获得补录名额,或谎称有特殊关系,可以购买“内部指标”“计划外指标”。
温馨提醒
高校招生严格按照招生政策规定和学校招生章程等,实行计算机远程网上录取,有严格的工作流程和监督机制。高校招生计划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向社会公布,不存在所谓的“内部指标”。高校在招生省份未完成的招生计划,会通过公开征集志愿录取,不存在所谓内部降低分数“补录”“补招”的情况。正规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凡是需要收取保证金、录取费、指标费的,一律不能相信。
套路5 伪造录取通知书
不法分子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或者发送相关的录取短信,让考生将学杂费打入指定的银行账号,骗取钱财。
温馨提醒
收到录取信息后,考生要通过省教育考试院、高校官方发布的录取查询方式确定自己的录取信息。
整理/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沈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