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日报讯 记者冯慧雯报道:日前,广东公布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明确体育与健康的比例为10%~11%。结合去年佛山出台的最新学校体育工作方案,目前高明中小学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掌握体育技能。
去年4月,佛山市印发《佛山市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行动方案》,明确要开齐开足体育课,并从2023年起在全市试行小学每天1节体育课、初中每周4~5节体育课、高中阶段每周3~5节体育课。此外,中小学校每天安排不少于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锻炼。
记者随机进入沧江中学附属小学的一间课室,发现新学期的课程表里每天都有体育锻炼,并对课程设置进行了内容细分。“我们根据中高低年级安排体育课时,其中一、二年级每周4节体育课,三到六年级每周三节体育课。”沧中附小体育科组长莫伟灿介绍,为了让学生在小学阶段能基本掌握至少3项体育技能,学校按照不同年龄段开设篮球、足球、武术等专项课程,利用大课间普及跳绳、踢毽子、羽毛球等运动,通过多样的课程设置配合重点发展的运动项目,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技能。
为严格落实“每天一节体育课”的要求,学校也配齐配强了相关教师队伍,“这两年我们也新增了3名体育教师,并按照老师的专长安排课程。”学校负责人说。六年级学生冯紫琪说很开心在新学期能每天都上体育课,能够锻炼的时间变多了,身体素质也会变得更好。
而关于严格落实规定中的场地安排与课时计划,学校表示会严格按照省、市、区的课时计划安排课程,并充分利用学校架空层、活动广场等空间提供上课场地。“我们还设置了LED大屏幕,方便学生进行信息化、数字化的体育课。”学校负责人说。
此外,学校也在课间安排不少于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当天没有体育课的,下午安排不少于1小时的课外体育锻炼,并适量布置体育课外作业。另外,每天都会给学生布置家庭的亲子运动作业。“我们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布置运动作业,每天大概十分钟至半小时。”
沧江中学体育科组长许俊军说,体育课和课间操是确保学生劳逸结合、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热爱运动的主要途径。该校每天都有至少1小时的体育活动,并在每周开设3节体育课,让学生释放学习压力的同时,全面备战中考体育科目。
那么,在体育课量增加的情况下,如何优化体育课程,提高体育课趣味性、竞技性、主动性?沧江中学相关负责人表示,会引导老师用好课堂主阵地,精心构建体育课程体系,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体育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培养爱好项目,养成锻炼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