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C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打造高明“松山湖” 荷城整装再出发

  

  文/图 高明融媒记者刘嶒

  通讯员陈卫明

  

  9月18日,高明区主要领导带队到荷城街道开展第二轮工业园区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情况检查,并召开督评会议。

  自首轮督评以来,锚定打造高明版“松山湖”的目标,荷城围绕“三生融合”核心目标和“生态、服务、交通、管理”四大核心功能,突出紫色主题,深挖山、水、林、田、湖环绕的独特优势,推动智能装备产业园整治提升从1.0版本向2.0版本迈进,高标准打造荷城特色的“三生融合”现代化工业园区示范。

  

  昔日“老大难” 今朝“三生融合”

  

  于南蓬山顶,站在新落成的南蓬山公园观景平台上远眺,位于荷城街道的智能装备产业园被环抱在山水林田湖间,生机盎然,美不胜收,“三生融合”绿美园区雏形初现。

  当天,检查组一行走进智能装备产业园,听取园区整治提升总体情况汇报。智能装备产业园北至飞凤山、南至杜江寨、西至下陈等村、东至文化名山南蓬山,产业园面积31880.85亩。目前,园区内有企业334家,其中规上企业126家,2023年规上总产值721亿元,园区产业以传统产业以及高端智能装备、智能家居、高分子新材料产业等为主。

  在整治过程中,园区“老、大、难”三大问题一度成为荷城街道的困扰。“老”:园区开园已有30多年,“老”的历史气息厚重,存在厂区旧、标识旧、外墙旧、道路破、绿化乱等诸多“旧”“破”“弱”“乱”问题。“大”:目前园区总用工数超1.8万人,生活生产密度大,排污排气及卫生整治任务量较大。“难”:园区传统产业项目仍占比较大,且企业扎根时间较长,在产业转型和思维转变上都较难。

  为此,在开展园区整治提升中,荷城街道想尽办法,用系统思维攻克“老、大、难”问题,始终坚持把攻坚园区风貌提升、补齐园区配套短板、提升企业形象作为工作的重点内容,不断优化工业园区环境品质提升的效率。

  从顶层设计出发,荷城建立起“1+1+7”工作机制,即1个工作领导小组、1套攻坚行动方案及7个攻坚专班,组长由街道党工委书记和办事处主任担任,各专班由业务分管领导主抓,实行每周调度,确保整治成效。

  为打破传统工业园老旧印象,荷城充分发挥高明“文风甲端郡”的深厚文化底蕴,以“南蓬山书院”引流,融入龙舟、舞狮、唐代龙窑、古椰贝丘等荷城传统文化元素以及“荷文化”元素,以紫色主调贯穿,推动文化赋能园区,引领产业园区兴旺发展,进一步点亮园区风采。

  针对园区风貌问题,在前期1.0版本整治提升中,整治“三线”、黑点清理等成为荷城的重点。截至目前,荷城累计完成“三线”整治长度超15万米,累计拆除围挡长度超过8000米,整治破旧墙面127处、超过11万平方米,修复道路破损200多处,整治黑点800多处,清理垃圾超过1600吨。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园区整治提升过程中,荷城街道注重汇聚多元力量,齐抓共管打好这场攻坚战。

  其中,政企互动方面,荷城以园区业主委员会为抓手,当前企业自主投入超1700万元,自发提升外立面超1.6万平方米、自行建设停车位超170个。同时,荷城推动富湾园区22条园边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园村环境进一步美化。

  “现在园区漂亮多了,基本每次回村都能看到有新的面貌、新的环境。”看到园区的新变化,唐美村村民谭远旭感叹道。

  

  山水林田湖 园区美如画

  

  西江黄金岸线、风景秀丽的西安河,文化名山南蓬山、高明明珠富湾湖,智能装备产业园自然禀赋优势得天独厚,将“山、水、林、田、湖”尽收其中,可谓山环水抱、玉带缠腰、湖田秀色。

  依托这一独特优势,荷城着力建设“山水林田湖”环绕的绿美生态园区,投入约2500万元重点打造南蓬山环山步道、南蓬山登山车道工程、富湾湖连接步道工程、西安碧道连接工程、荷富路人行天桥以及蓬山书院工程等六大生态连通工程,加快产业园区与西江、南蓬山、富湾湖、西安河、圩镇有机融合,同时加快邻里中心、商业街、生态公园、职工活动场地等生活配套建设,“园中有景、景中有园,厂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现代化绿美园区格局基本形成。

  当天,检查组一行现场参观了南蓬山三期环山步道,该步道位于南蓬山北麓,连通智能装备产业园内的东诚路、东泽路以及园中村大田村村道。

  该项目建成后,象征着荷城迈出了南蓬山、富湾湖生态连通的一大步,企业员工、市民可从南蓬山公园直接进入到智能装备产业园的北部片区,经蓬山路可到达南蓬山-富湾湖环湖步道。

  调研组还参观了唐美工业园。在这里,原先杂草丛生、青苔黄叶遍布的园内,鲜花盛开,绿植遍布,步道蜿蜒,水体清澈波光粼粼,一个生态公园已经成形。

  当天,一场趣味运动会正在新建成的唐美中央公园篮球场开展,在园区增添了几分热闹与生机。为弥补周边厂区生活绿地、体育设施不足的问题,荷城大力推进唐美中央公园建设,一期于4月建成,二期于9月建成,因地制宜设置湿地型水体、篮球场等,企业员工又多了个休闲娱乐好去处。

  包括唐美中央公园二期建设在内,今年的1.0版本整治提升中,荷城街道全面开展园区造景行动,还利用企业周边的“插花地”“边角地”新建口袋公园5个,全面优化提升富湾工业园的绿化,提升沿路绿美景观带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复绿总面积约4.6万平方米,园区绿化实现从杂乱无序、藏污纳垢向绿草茵茵、花开艳丽转变,园区绿美度不断提升。

  生态生活优势进一步激活,也让客商和企业对园区品质满意度持续增强。据统计,今年截至目前富湾园区已引进项目14个,预计总投资49.33亿元,空置厂房去化超6万平方米。

  “唐美工业园现在的变化很大,到处绿树成荫,园区的展示点做得很漂亮,显示出我们是一个现代化园区。”高明园林协会会长梁兆宁说。

  

  服务资源多 运营更智慧

  

  当天,唐美园区商业街高明大学生直播基地内,几间直播室内有学生正在进行直播带货。

  这正是荷城街道在园区运营中“园校村”融合的成果之一。紧挨工业园区的富湾北部教育片区,拥有从幼儿园、小学、初中、中职和高职各类学校,在校师生共计3.1万人,教育资源丰富。还拥有高明产业创新研究院等科技创新平台,科创资源在全区相对突出。

  依托这些资源优势,荷城以“做实服务、创造营收”为基本思路,创新推出“1+1+N”园区运营模式,即以政府为主导,国资组建的园区公司为核心,通过融合推出N种增值型服务资源,并加快推动园校村共建,实现园区运营更自主、更专业、更持续、更智慧。

  以园区公司为核心,荷城通过全要素服务推动收费运营。例如,提供生活配套服务,划定停车位超过900个(其中由园区公司运营的154个),建成充电站22个、集装箱3个,并在蓬山路试点推动全区首个产业园区智慧停车收费项目;建成唐美商业街,以租代管,目前已招商进驻6家商户,还将在园区建设邻里中心,可服务园区超过1.5万名员工。

  园区公司还提供厂房租赁服务、统租统管村农用地、提供生态旅游服务、提供企业增值及科创服务等。

  围绕“园校村”,利用荷城产业创新中心,荷城对接政校研企资源,搭建农村电商产学研平台,目前直播平台已设有4间直播室、1间培训室,为园区电商人才培养与高明产品出圈协同发展探索路径。基于企业人才缺乏与学生实践需求,荷城还积极推动3间院校与近40家企业签订实习协议,为超过1000名学生提供了多样化、专业化的学习实践机会。

  在当天的调研行程中,一款名为“荷园通”的APP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该APP设有公有物业及村集体物业出租、生活配套服务、企业员工留言墙、积分兑换、农产品需求等亮点服务模块,进一步增强企业员工的获得感,为园区运营融合提供智慧平台基础。

  围绕着“企业自治、共建共享、综合治理”为目标,荷城建立了佛山市首个工业园区业主委员会,让辖区企业更有归属感、责任感,并以建成平安驿站及执法豁免园区为契机,推动园区管理走向“规范化、组织化、长效化”。

  以政府为主导,荷城还积极开展盘活存量、拓展增量项目,破题园区产业空间,为产业发展提供载体。盘活存量方面,荷城现已完成38宗低效用地整治1722.22亩,完成年度任务目标的91.48%,发展空间进一步夯实;拓展增量方面,2024年截至目前富湾园区已出让地块11宗共311亩,是去年园区全年土地出让总量的1.2倍。

 
     标题导航
荷城街道广泛凝聚合力,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硬仗~~~
~~~将进一步夯实高明乡村用水基础,为乡村振兴注入“水动能”
~~~
~~~高明加大力度推进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
   第C01版:今日高明
   第C02版:时事
   第C03版:理论
   第C04版:综合
敢啃硬骨头 共建美丽家园
全市首宗地下水区域水权交易完成
打造高明“松山湖” 荷城整装再出发
查隐患促提升 确保市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