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陈敏珊、黄皓贤
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今年我国以“保障母婴健康,呵护祖国未来”为主题,聚焦母婴健康议题。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当日开展义诊活动,为新生儿家庭提供科学指导,普及孕产期保健及儿童早期发展知识。
高龄产妇风险需重视 孕前筛查是关键
随着生育政策调整及婚育年龄推迟,高龄产妇比例显著增加。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副主任王惠云表示,预产期时年龄大于等于35岁即被定义为高龄产妇,这类人群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发症风险较高。计划怀孕的夫妇需重视孕前筛查,尤其是患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甲亢等)的女性,需在病情稳定后再备孕。“孕前控制基础病、孕期定期产检、加强高危监测,是降低母婴风险的核心。”
针对二胎、三胎妈妈及瘢痕子宫人群,王惠云提醒,既往剖宫产史可能会增加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等风险,需在孕早期通过超声检查评估子宫状态,并在孕期密切监测。
关注新生儿生长曲线 警惕隐性风险
新手妈妈常面临喂养焦虑与发育困惑。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专科主任黄赛君表示,科学育儿需依托定期健康监测。佛山市推行的《母子健康手册》详细标注了婴幼儿体检节点(如满月、3月龄、6月龄等),家长需动态追踪孩子的身高、体重等生长曲线。“即使绝对值达标,若曲线突然下滑,则可能提示喂养不足或潜在疾病。”
黄赛君提醒,儿童早期发展需兼顾体格与神经心理发育。3月龄婴儿的肌张力、声音反应,6月龄的目光对视及大运动能力等,均为评估重点。如自闭症、语言发育迟缓等问题,早期干预尤为关键。若发现婴幼儿社交困难、语言落后,应尽早就诊。
破除育儿误区 避免过度焦虑
针对家长常见的育儿焦虑,医生提示需区分正常生理现象与疾病信号。例如,女婴因母体激素影响可能出现短暂乳房发育或假月经,若未持续加重可观察;新生儿头型轻微不对称多与睡姿相关,可通过调整睡姿改善。黄赛君表示,家长应定期参与儿保体检,避免因网络信息碎片化引发不必要的恐慌。
近年来,家长对儿童早期发展的重视度显著提高,但神经心理发育筛查的普及仍需加强。活动当日,佛山市妇幼保健院通过义诊、健康手册发放及线上科普,持续提升家庭健康素养。
医生提醒,科学备孕与育儿是降低母婴风险、提升人口质量的重要环节,建议育龄夫妇主动参与孕前咨询,新生儿家庭严格遵循体检计划,共同筑牢母婴健康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