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健海
近期,一则《佛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得国务院批复同意的消息重磅出圈,引发公众舆论圈热议。作为为数不多由国家批复的地级市总规之一,这不仅是上升至国家层面擘画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总体规划宏伟蓝图,也是佛山凭“一己之力”绘就“再造一个新佛山”美好目标愿景,含金量很高。总规的出台,使得建设湾区轨道上的佛山,在全新发展语境下被赋予新的时代使命。
在全新的规划定位下,建设湾区轨道上的佛山,不仅是总体规划蓝图中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一环、助力打造区域性综合枢纽城市的关键一招,也是融入大湾区新发展格局共建粤港澳国际一流湾区的题中之义。
近年来,“湾区轨道上的佛山”建设在持续推进,轨道枢纽能级得到显著提升。世界级港口和佛山机场、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加快推进或形成,国际航空航运枢纽竞争力显著增强;“两主四辅”客运铁路枢纽布局加快构建,广湛高铁佛山站、珠肇高铁高明站等枢纽建设重点推进;“四网融合”一体化轨道系统逐步建强,枢纽内部轨道交通、道路客运、城市公交、出租汽车、航空候机楼等公共交通统筹布局建设持续推进并实现功能复合;国际运输网络连通度全面提高,公路铁路对外通道辐射能力持续增强……
轨道交通与产业高效协同发展,为佛山的制造业、服务业等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建设湾区轨道上的佛山,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也不是“敲锣打鼓喊出来的”,而是要坚持统筹全盘、链式思维,始终以务实姿态将蓝图化为“施工图”,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的。
一是要有大格局。“跳出轨道看轨道”,必须从“政治账”“民生账”“经济账”等不同维度出发,全面、客观、准确看到轨道发展对佛山经济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树牢“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政绩观,坚决克服狭隘思维、本位主义,绝不能为算小账而失大利,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二是要有大视野。“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主政者身处“局中人”,必须具备超凡眼界和很大魄力,在大湾区这个“棋盘”上下好“先手棋”,在轨道枢纽点位、线网站位层面落“子”无悔,充分发挥枢纽对产业布局、经济基准面等的辐射带动作用,牢牢掌握佛山发展的主动权和话语权,绝不能错失发展先机。
三是要有大手腕。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立足大湾区极点城市功能重要阵地,持续推进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硬联通,不断提升城市枢纽能级,完善现代物流体系,增强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功能,做大做强城市枢纽经济。要以国家“两新”“两重”政策为契机,着力打出一套政策“组合拳”,积极拓展多元化投融资渠道,主动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等政策性资金支持,提前谋划储备一批重点项目和“两重”项目,做深做细做实项目前期工作,争取纳入国家和省项目库,这是“跳一跳,够得着”的。
佛山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强调,要聚焦聚力“再造一个新佛山”的各项目标任务,扎实抓好包括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内的重点工作,加快构建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轨道交通网络体系。向“新”而行,建设湾区轨道上的佛山,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正以全新的定位、全新的格局、全新的视野呈现到大家面前,并走向真抓实干的火热实践中,助力将“再造一个新佛山”的美好目标愿景照进现实。
(作者单位:佛山市轨道交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