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黄宇琴 通讯员禅宣
南方小年当天,禅城带着新气象继续向城市中心阔步前行。
1月23日,禅城区五届人大六次会议开幕,禅城区委副书记、区长盘石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此次报告既精准对接上一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点工作,针对去年许下的工作承诺向大家报账,又精心部署2025年工作路径,延续过去两年战略定位与打法框架,在更高水平上继续攻坚突围、拔节而上。
看成果,会场上,有人为禅城连续7个季度保持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第1名鼓掌;有人为全年近八成财政支出投向民生领域点赞……这些实实在在的数据,写满了禅城经济发展的韧劲与对人民群众的诚意,每个人都能从中有所获得,每个人都能从中看到信心。
看部署,纵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可以看到,禅城一张蓝图绘到底,在延续过去两年的框架上不断拓展纵深,以更实举措,坚定不移打造“佛山之心”,实现从中心城区向城市中心跨越。
从思考谋划到深入实践,从开局起步到加力提速,禅城愈发有为。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将全面深化改革推向纵深的关键之年,锚定城市中心目标,禅城带着底气与信心,怀着憧憬与期待,“干”字当头,继续向春天进发。
城市中心深入人心 质变之路越走越实
2022年,禅城提出全新的城市发展核心战略:全力推动中心城区向城市中心跨越,打造更具辐射带动力的“佛山之心”。
两年来,禅城一以贯之,不断延续、深化该战略,社会各界形成了广泛共识,干部队伍激发了昂扬斗志,实现一次又一次的进位突破,让质变之路越走越实。
连续7个季度保持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第1名、获评2024年市辖区高质量发展百强(地级城市市辖区)第8名、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15名、投资竞争力百强区第20名……
2024年的禅城,向着城市中心,每一步都走得很坚实、很有力量,走得很见神采、很显底气,领跑与支撑作用也更加明显。
过去一年,禅城高质量发展稳健向上,城市能级加快跃升。建成超314万平方米都市工业载体,新增整备产业用地2283亩;引进超亿元项目137个,签约投资总额突破500亿元;引进首店、连锁总部等超60家;获评全国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区第1名。
过去一年,禅城区域发展联动紧密,城市中心辐射带动能力更强。广湛高铁佛山站启动建设、广佛环线南环顺利开通,三龙湾禅城片区划入“黄金内湾”;四个镇街全体入围全市“15强”,三个街道入选“2024活力街道全国50强”,南庄镇位列“2024年镇域经济500强”第87名。
过去一年,禅城颜值、品质不断焕新。盘活改造100处超6.36万平方米街巷空间;172个格调项目焕新亮相。
过去一年,禅城民生厚度增加,幸福底色更浓。新增优质公办学位超4500个;新增医疗机构74家、医疗床位634张;“一老一小”服务更优。
……
一个个成绩,彰显着实干、传递着信心,也不禁引人深思,建区仅22年,禅城何以在高承压下实现进位提升、持续领跑?
一是在识变应变求变中保持战略定力、把握战略主动,舍我其谁、坚定不移地“站在舞台中央”,以大格局大视野引领大发展。
二是有破与立的决心和走向城市中心的雄心,不回避问题与挑战,直面困局与机遇,立有水准、破有节奏,尽最大努力争取更好结果。
三是真抓实干、以进促稳,不急不躁、不停不顿,牢牢掌握时势,默默积攒优势,稳稳赢得进阶。
有干头、有奔头,禅城在正确道路上一直在奔跑,也一直在收获。
持续做大城市格局 提升竞争力筑牢领跑根基
今年,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提出以二次创业的精神“再造一个新佛山”,禅城区委全会也提出要勇挑大梁主动谋变,全力助推“再造一个新佛山”。
挑大梁意味着禅城要不断强引领、强支撑、强辐射、强担当,为全市发展提供新的增长极。
当前,禅城依然存在产业结构仍需优化、科技与产业融合有待加强、文化“变现”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2025年,禅城如何继续做大发展格局,做强支撑引领?
禅城给出的答案就是:做强自己才能成为中心,做大格局才能做强中心。
新的一年,禅城将以“百千万工程”为总抓手,打造更高质量、更有竞争力的城市中心。
坚定推进“禅西中心化”,紧抓“百千万工程”环两江示范区、汾江科创带建设重大机遇,加快城市、产业、服务、人才西进。同时推动禅南顺共建中心,全面加强与高明、三水合作,深度参与环珠江口“黄金内湾”建设,构建区域协同发展“强磁场”。
作为禅城实现全域中心化的主战场,禅城将继续支持四个镇街冲刺“千亿镇街”,激发“镇能量”“村动力”。
南庄将以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为驱动,抢抓“百千万工程”环两江示范区发展机遇;张槎将深化村级工业园改造和“集转国”模式,抓住广湛、广佛环线城际站点优势,高水平规划建设汾江科创带,大力发展都市制造;石湾将积极链接环珠江口“黄金内湾”资源,深耕美陶湾、东平云谷、三龙湾等重大平台建设;祖庙将抢抓佛山高铁未来城建设的重大机遇,加强与千灯湖片区的融合赋能。
通过大力推进土地“集转国”、继续探索聚富金模式、大力推广“乡村CEO”等方式,禅城还将激活全面振兴“村动力”。
跳出禅城来看,依托“黄金内湾”、广湛高铁、广佛环线、汾江科创带等重要规划布局,禅城还将积极对接大湾区高端资源,深度融入“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快速提升城市竞争力。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做强城市中心“内核”
身处工业产值超3万亿元的佛山,禅城以制造业起家,随着经济转型和技术加速变革,禅城传统制造业面临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新旧动能转化也成为新一年禅城的重点工作。
投资是经济发展的硬支撑,2025年,禅城将谋划启动一批衔接“十四五”和“十五五”发展规划的重大投资项目,计划实施重点项目114项,年度计划投资约246亿元。
2025年是都市工业载体“三年千万”建设目标收官之年,深入观察可以发现,禅城正打破做制造业没有空间、载体支撑不足的历史,迎来更大发展空间。
今年,禅城将继续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高质量完成“三年千万”载体建设目标,累计整备产业用地不少于6000亩。同时以“6G”模式持续打造一批主题产业园区,深入实施“聚光灯计划”,并深度对接广晟、广新等链主企业,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链条,不断夯实都市制造中心。
去年,禅城文旅活力迸发,规上文体娱乐业营业收入增速全市第一。今年禅城将持续深化打造岭南文化中心、商业消费中心,打造文商旅消费盛地。
2025年计划引入首店、旗舰店和特色体验店不少于50家;做实“万亿城央”新质商业发展联盟;策划举办“好物、好玩、好省”系列禅城购物嘉年华活动,造节造势带动释放消费潜力;壮大“六大经济”。
禅城要打造辐射带动能力更强的“佛山之心”,离不开现代产业服务中心的构建,更大幅度赋能佛山乃至大湾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禅城将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做强现代服务引领,打造更具集聚力、辐射力、影响力的产业服务中心。
作为发展的关键一招,禅城走向城市中心,要向改革创新要动力,以改革创新开新路、以改革创新促发展。
过去一年,禅城坚持以深化改革增强发展活力,全区五大领域29大项改革任务取得明显成效。新一年,禅城将继续用好关键一招,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深化营商环境改革、深化招商体制改革,不断塑造发展新优势。
城市品质向上 城市中心幸福底色更浓
更美的城市、更好的生活,既是广大群众的共同期盼,也是城市中心发展的重要目标。
2023年,禅城启动实施城市品质提升暨城市格调三年行动计划,去年提出实施“禅城焕新”行动计划,两年来,禅城品质格调不断向新。
新的一年,盘石表示,禅城将继续把禅城焕新作为主要抓手,在推动城市面貌提升上攻坚突破。
建设可亲可感宜居城市,通过提升绿化品质、丰富公共空间、加强生态治理,以绣花功夫打造花园里的城市中心,绘就处处皆风景、时时有美好、分分钟心动的诗意禅城。
建设高水平韧性城市,持续增强安全能力、建设智慧城市、提升保障设施水平。
建设多元化美学城市,深入实施城市格调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城市美学成为禅城的追求、禅城的标志、禅城的竞争力。
除了城市更新日新月异,禅城的民生福祉也不断提升,幸福底色愈加鲜亮。
今年,禅城区政府工作报告更加关注民生福祉,将聚力抓好就业服务保障、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健康禅城建设,社会保障服务上也会做得更牢、更实,纵深推进民生福祉,彰显城市中心幸福底色。
同时坚持把统筹发展与安全作为根本底线,在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上攻坚突破。
禅城正在成为人们向往的高品质幸福之城。
越到纵深处,城市中心的锻造越需要一个高效、有为的政府,今年禅城政府工作报告就将更多目光聚焦在有为政府建设上。
盘石表示,禅城要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在市场更加有效的基础上,更加突出有为政府,不断提高引领发展的能力、法治建设的能力、高效落实的能力,让企业敢干、市场敢投、群众敢首创成为禅城发展的生动局面。
对比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可以发现,禅城2025年工作方法路径基本不变,但力度、深度、细度在不断拓展,禅城正以更加积极昂扬的“中心”之为,打出更具澎湃活力的“中心”之势,开创高质量发展更广阔的新局面。
新一年,禅城也必将继续一以贯之抓落实,一张蓝图绘到底,以实干作风求突破,保持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的干劲,让城市中心、“佛山之心”更加厚实,为“再造一个新佛山”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