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黄婷
作为制造业强区,南海区持续加大工业用地的供应力度,坚守着“确保全年供应产业用地6000亩以上”的承诺。据统计,2024年,全区产业用地供应7016亩,同比2023年上升12.3%,为制造业结构优化与动能转换打下了坚实基础;全区引入1亿元或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231个,总投资额1100.76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31个。
集约连片发展空间 保障优质项目落地
近两年,南海通过全力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整理集约了连片发展空间。这是南海土地市场“吸金”的重要因素,为企业提供充足发展空间。
2024年以来,南海全年供应土地139宗,面积7904亩,出让金153.36亿元。其中,住宅10宗,面积888亩,出让金117.66亿元;产业用地129宗,面积7016亩,出让金35.7亿元。
在产业用地供应方面,南海更是亮点频频。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南海供应土地均突破6000亩;2024年,南海供应土地突破7000亩。载体方面,全区已规划建设超1800万平方米产业载体,充分保障产业发展需求。
翻开2024年各个镇街的土地供应成绩单,可以看到,南海正以破解土地瓶颈锻造高质量发展载体,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大沥供应1630亩,平地工业区改造、太平北海工业区改造等老旧工业区“改头换面”重获新生;丹灶供应715亩,引入鼎菱、清溢光电、瑞辉加氢等项目,巩固“中国氢能产业之都”和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核心区定位;桂城供应586亩,涉及璀璨、中图、泰升等项目;九江继续深耕布局新材料产业,供应664亩,引入宏旺、浦新、爱意等项目;里水供应504亩,有力支持一批本土企业通过增资扩产实现做大做强、转型升级;狮山供应2233亩,涉及三目、中鹏、微纳院、凯尔城等项目;西樵供应684亩,涉及新能源整车生产线建设项目、泛家居总部及智能装备产业园等,持续在大健康、高端装备、泛家居等产业发力……
从7个镇街土地供应量可以一窥南海高质量发展成色。首先是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成效。截至2024年12月,南海区共有3155家规上工业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比例达71.61%。其次是招商引资的力度。自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1月30日,全区共签约引进1亿元人民币或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435个,签约投资总额3094.92亿元,签约固定资产投资额1307.55亿元,截至目前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470亿元。已开工项目321个,已投产项目118个,其中,10亿元人民币或1亿美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68个,已开工重大产业项目50个,已投产项目8个。
深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做好服务助力企业发展
全力推动制造业发展背后,南海的底气在哪里?
2024年,南海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以空间拓展助力产业进步,以深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以政策护航支持经营主体。同时,南海全力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在全区7个镇街推行老旧工业园区改造,破解土地碎片化难题,力促新招引企业与本土企业增资扩产实现前所未有的新突破。
南海围绕“三高四新六集群”现代产业体系,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行业短板、重点企业等绘制招商地图和产业地图,推动新兴产业聚链成群;重点围绕本地链主企业设备来源、应用场景、合作伙伴等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做文章,持续招引重大项目落地,把优势产业做精、做强、做特。
此外,从体制机制到办事服务,南海掀起一轮营商环境改革;建立部门信息共享和常态化对接机制,采取“资料预审+容缺办理+并联审批+告知承诺”等措施压缩审批时限,创新推行“拿地即发证、即开工”、分阶段竣工验收和“完工即投产”等改革举措,加快项目开工投产。32个项目纳入全市审批代办服务,已推动27个项目提早开工建设,开工时间较土地监管协议约定时间平均提前6个月。
项目落地是最好的印证。星源材质华南新能源材料产业基地项目8天完成片区开发方案审批,9天完成建设用地审批,2天获批省的用地指标,创下全市报批速度新纪录。
2024年,南海在全市率先探索储备土地1.5级开发模式,达到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双赢”。企业无需一次性支付高额的土地出让金,只需承担相对较低的租赁费用,大大减轻了企业的资金压力,使企业能够将更多资金用于生产经营和技术研发。缩短项目开发周期,租赁方式可使企业快速获得土地使用权,减少前期土地审批和获取的时间成本,加快项目的落地和建设进度,更快地投入生产运营,抢占市场先机。
从土地到政策,再到营商环境,各项改革为南海产业发展提供了一步步发展壮大的坚实支撑,助力实体经济“根深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