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何泳谊 通讯员戴胜文
南海区西樵镇棋手区泳茵近日在2024年全国象棋少年锦标赛女子U14组赛场上,夺得该组别全国冠军。这不仅是她第一次在全国性比赛中登顶,更是她象棋生涯中一座新的里程碑。年仅14岁的她,已经在广东象棋界崭露头角,6年间收获10个国家、省、市级大赛奖项,逐步迈向更广阔的舞台。
少年棋手的崛起
区泳茵的象棋故事,要从她4岁那年说起。那时候,她个子还没有棋台高,却总是踮起脚尖,目不转睛地盯着父亲和姐姐对弈。父亲区耀行是一名象棋迷,他看着女儿那双写满好奇的眼睛,便开始耐心教她象棋的基本知识。让人惊讶的是,年幼的区泳茵,居然很快就把这些复杂的棋理记得滚瓜烂熟。
在父亲的教导下,区泳茵从一个小观众,迅速成长为对弈的“搅局者”。她用稚嫩的双手调兵遣将,甚至常常逆转棋局,赢得姐姐的惊叹与微笑。这种家庭里的温情互动,让区泳茵的棋艺突飞猛进。为了鼓励她,父亲特意制作了一副木质大棋盘,并赠送了一套崭新的象棋。自此,象棋成了区泳茵生活中的乐趣,她常常趴在地板上,左手对右手“自战自乐”,沉浸在棋子的世界中。
2015年秋天,西樵棋协老会长余惟敬下乡普及象棋时,特意点名要与她对弈。经过一番较量,余惟敬称她“确为可育之才”。而区耀行意识到自己的指导能力有限,便为女儿报了校外象棋辅导班,开始接受专业培训。
次年,区泳茵入读西樵第一小学。当时西樵棋协常派人到西樵第一小学辅导学生学棋及为学生报名参加各项棋赛。西樵棋牌协会教练组的教练经常与区泳茵对弈,并耐心指导。自那时起,区泳茵的象棋之旅正式启程。
父母的无私守护
区泳茵的成功,离不开父母无微不至的守护与支持。2017年,年仅7岁的区泳茵在广东省第十四届“小五羊杯”象棋大赛中首次问鼎冠军。然而,命运并非总是青睐,她在同年举行的广东省青少年象棋锦标赛中失利。虽然失利,却激发了她更加坚定的决心:“明年我一定要拿个冠军!”
为了实现女儿的梦想,母亲陈英多方打听,让女儿拜入广州东湖棋院的象棋大师汤卓光门下,开始了每周两次的系统训练。经过不懈努力,在次年举办的第十五届“小五羊杯”象棋大赛和广东省青少年象棋锦标赛中,区泳茵均获得第一名。
为了让女儿的才华能够被充分挖掘,让女儿有一个更大的舞台,陈英多次向广州市象棋协会秘书长关志良发出拜师请求,恳求他收女儿为徒。尽管前几次都被拒绝,但陈英并未气馁。她不顾路途遥远,清晨驱车带着区泳茵前往广州棋院,再次表达拜师的真诚。
凭借区泳茵过人的棋艺与母亲不懈的坚持,2018年7月,关志良同意收她为徒。由于东湖棋院仍有半年课程,区泳茵只能两边兼顾上课,整日奔波与学习,虽辛苦,但她从未有过抱怨。
每周六早上7时左右,陈英驱车带着区泳茵前往坑口地铁站,再换乘两趟地铁,花费约90分钟抵达东湖棋院。“9时上课,我们一般8时30分到达,茵茵总喜欢坐第一排中间的座位,和教练先下一会儿棋。”陈英说,等女儿结束上午课程,两人搭乘地铁返回坑口地铁站再开40多分钟的车前往广州棋院。
陈英回忆道:“有时候为了赶时间,我连饭都顾不上吃,但每次看到女儿在棋盘前认真学习的样子,我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坚韧追逐象棋梦
时间的磨砺让区泳茵越发坚韧。2020年和2021年,她连续两年获得广东省青少年象棋锦标赛女子组和团体赛的双料冠军。2022年,广东省第十六届运动会将16岁以下的选手依据赛制统归青少年组,不再细分年龄段。作为年龄最小的选手,区泳茵比赛全程都需以“小”敌“大”。在蔡佑广、汤卓光、关志良等象棋大师的指点下,区泳茵沉着应战,最终顶住重重压力一举夺魁。
2023年7月,区泳茵正式加入广东省象棋队,象棋生涯由此迈入新的篇章。进入省队后,她面临的压力与日俱增,假期变少,比赛却越来越多。
今年的全国象棋少年锦标赛成为她象棋生涯中的一次重大考验。这项赛事自1978年创办以来,一直是我国少年象棋运动中竞技水平最高、赛事规模最大的比赛。今年的比赛吸引了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的87支代表队、821名棋手参与角逐。对于参赛者来说,能在这样激烈的比赛中脱颖而出,绝非易事。
在长达11轮的高强度对弈中,区泳茵展现了极强的抗压能力和稳定的心理素质。尽管在第9轮中失利,但她没有让失败动摇心志,而是迅速调整状态。特别是在第10轮的关键局中,她顶住压力,以绝对优势赢下比赛。最终,她以18分的总成绩,领先第二名2分摘得金牌。
谈到自己的象棋旅程,区泳茵满怀感激地说:“非常感谢一直以来对我悉心指导的教练,也很感谢我的父母,七年来每个周末陪我往返广州和西樵,他们的支持让我在象棋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虽然路程遥远,但每当抵达象棋学院,我都会感到无比兴奋,因为象棋让我感到无比快乐。”她坚定地表示:“象棋让我结识了很多朋友,提高了我的思维能力。未来,希望能够在亚洲赛事中为国争光,逐梦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