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林俊鹏
走进禅城区张槎街道的一间纺织厂生产车间,上百台纺织大圆机快速自动运作,偌大的车间仅需几人管理。
车间高效高质的原因在于,机器上安装了人工智能(AI)质检员——探布无忧-布面缺陷智能检测系统。
该系统由佛山探物智能科技(广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探物智能”)研发,目前已在上万台设备上稳定运行,有效降低次布损失80%以上。
智能检测系统
促进纺织行业提质增效
该系统基于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像识别和处理技术,采用先进的时空联合定位算法,7×24小时不间断疵点检测,并实时停机告警,提高看机效率,降低次布数量。
“安装了这个系统后,相当于用人工智能算法代替人眼,一旦发现布面有瑕疵,就会自动实时停机告警,有效保证长残控制在0.2~0.3米之间,避免了大面积的残次,大大降低了次品率。”佛山市智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招伟灼说,目前该系统可检测多种常见的瑕疵,包括烂针、断针、孖线、双纱、爆孔、油污、飞根、断纱等,可检测的类型还会不断增多。
人工智能如何代替人眼精准找到疵点?探物智能运营总监陈彬向记者介绍,企业运用讯飞底层的大模型技术,对获取到的图片进行相应训练、推理。“在完成模型训练以后,我们通过边端比较小的算力,能够把瑕疵问题在边端侧进行推理和检出。通过大模型的训练和小模型的边端推理,实现在纺织行业应用的快速落地。”
此外,探物智能也在进行智能验布机2.0版本的优化和改进。8月23日,首台坯布阶段的智能验布机组装完成。智能验布机的主要作用,是检测出边织边检阶段没有办法检测到的瑕疵。探物智能技术总监曾文君说,智能验布机检测速度达到40米/分钟,远远超过人工检测效率,可使废布率由原来的千分之三,降低至万分之五左右,进一步完善从原材料到成品全流程智能化。
加快研发推广
助力更多行业转型升级
探物智能由科大讯飞华南人工智能研究院孵化,2023年9月落户南海,是一家致力于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工业质检,帮助企业实现数智化转型升级的公司。陈彬说:“我们构建起了数据中台以采集和管理多类工业品表面信息,实现了瑕疵高质量样本库的建设,开发的面向缺陷检测的深度学习算法,有效解决了小样本学习、多尺度缺陷和在线自适应学习等难题,拥有13项专利和11项软著,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基于这一技术,探物智能研发了基于工业品的缺陷检测系统,并在纺织行业率先进行落地应用。尤其是探布无忧-布面缺陷智能检测系统,已在佛山取得了示范性效应,并获得了广泛好评。
目前,该产品已在500多家纺织企业的过万台设备上稳定运行,客户遍布全国各大纺织集散地,如广东佛山、河南安阳、湖北荆州、浙江宁波、山东青岛、福建泉州等地,累计为价值超百亿元的布料提供了检测服务,减少次布损失近3000万元。产品的海外版本在东南亚市场取得突破,特别是在越南,已有多个工厂采用了该款产品。
接下来,探物智能将加快研发和应用视觉质检系统,并将其推广到更多领域。探物智能总经理周国华说,探物智能将重点面向制造业工业品的表面缺陷检测市场,提供基于人工智能的视觉检测整体解决方案,构建面向工业质检的物联网中台能力。不断拓展业务范围,针对陶瓷、五金、家电等佛山市重点产业,提供适用于更多工业场景的智能视觉检测解决方案,为各行业的数智化转型升级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