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裕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广东省传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会上,省委书记黄坤明提出:要以走在前列的担当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其实,于佛山而言:“走在前列”本身就是佛山革命文化、传统文化的显著标志和优良传统。
佛山既非省会城市,也非经济特区,既不靠海也不沿边,但靠着把握机遇扬优势、敢为人先走在前,实现了从岭南历史名镇到现代化大城市的发展蜕变。地区生产总值长期稳定在全国前二十名,是全国唯一拥有两个“千亿镇”的城市,可以说“走在前列”是佛山一百多年来不懈奋斗的鲜明特征。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佛山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走在前列。首先是在建党建团上走在前列。谭平山、谭植棠等佛山籍革命人士在广州参与创建了广州共产党早期组织,为全国最早的六个共产党早期组织之一。1922年春,王寒烬、梁复燃成立了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佛山分团,有团员3000多名,约占当时全国团员人数的五分之三。1922年下半年佛山成立了广东最早的基层党组织之一——中共佛山组。二是在开展工农运动上走在前列。1921年春,受广州共产党早期组织指导,佛山建立了理发工会和土木建筑工会以及佛山工人俱乐部。1922年秋,佛山成立了佛山工会联合会,成为广东最早有党领导工人运动和最早建立革命工会组织的地区之一。1924年3月、5月分别成立的顺德县大良农团和南海县南浦农团军,被誉为“广东近南路有农民运动之起点”。三是土地革命战争和全民族抗战中佛山英雄儿女走在前列。谭平山参与了南昌起义的领导工作;罗登贤、黄甦、陈铁军、陈铁儿、曾国钧、吴勤等参加了广州起义,为武装斗争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作出巨大贡献。罗登贤作为东北人民抗日武装的重要创建人,成为党在东北发动抗日斗争的重要领导者,被誉为“中国人民应该为之骄傲的典型”。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佛山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恢复经济,建立各级政权,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从根本上改变了佛山社会面貌和人民前途命运。一是在创建全国卫生城市走在前列。1960年,佛山荣获全国首个“全国爱国卫生运动红旗城市”称号。二是在兴修水利上走在前列。1970年,3000佛山儿女积极响应毛泽东同志“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号召,以“人定胜天”精神,奔赴珠海横琴中心沟围海造田,在缺乏现代机械设备和环境条件极其恶劣的情况下造出一片14平方公里的农田,缔造了现代填海工程的奇迹。1974年5月1日,历经三年零四个月的艰苦奋斗,在没有机器辅助下,顺德7000多名青年民兵接续奋斗,建成我国第一座微水头发电站、当时全国发电水位最低的潮汐发电站——甘竹滩洪潮发电站。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领导佛山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完成了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一是在农村改革、产权制度改革、外贸体制改革、土地拍卖、创新社会治理、乡镇企业发展等多方面走在前列。1978年,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容奇大进制衣厂在顺德诞生。上世纪80年代初,南海在全国率先“敲锣打鼓贺富”,成为当时中国农村发展致富的一面旗帜。1981年,南海成为全国“首富县”,随后,“像南海那样”成了改革开放初期全国人民的梦想。1982年,石湾利华装饰砖厂利用补偿贸易的方式全线引进国内第一条建筑材料自动生产线,开创了对外引进技术设备、改造传统产业的先河。在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三水健力宝作为中国运动员的指定饮料一炮而红,迅速风靡全球,并被誉为“东方魔水”。1992年,佛山在全国率先推行社保一体化。1992年,顺德北滘镇在全国率先被国家科委挂牌命名为“国家星火科技产业示范镇”。1993年,美的集团成为全国乡镇企业中第一家上市公司。1999年,鹰牌陶瓷企业成为中国第一家在新加坡上市的乡镇企业。2009年,三水区在全国率先推出“政银保”合作农业贷款,成为国内首例通过保监会审批推出的合作农业贷款模式。2010年,国内首条城际地铁广佛轨道首段开通运营。自1991年起,“中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名中顺德、南海一直稳居前列。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领导佛山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在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走在前列。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赴地方考察就选择了广东,其间先后考察了顺德区黄龙村行政服务站、黄龙村社区活动中心、广东工业设计城,走访慰问当地困难家庭,他殷殷瞩望佛山“继续走在改革开放的前面,做改革开放的示范”。2012年以来,佛山承担了建设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信息惠民、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司法体制改革、知识产权保护、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自主创新、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等中央、省赋予的改革试点任务,形成了许多在全国全省可复制推广的经验。近年来,佛山成为全国唯一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率先在全国推行“一照通行”涉企审批服务等改革;出台全国首部服务市场主体的地方性法规;挂牌成立全国首个集体土地整备中心。质量强市建设,企业标准“领跑者”数量连续位居全国第一。奇槎泵站工程、山根水利枢纽工程获全国水利行业优质工程的最高奖项“大禹奖”。佛山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方面都取得了非凡成就。2019年,佛山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2022年,顺德北滘镇GDP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至此全国4大千亿镇佛山独占2席。
可以说,“走在前列”是佛山党组织和佛山人民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和优良传统。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必定能为佛山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劲动力。接下来,佛山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继续发扬“走在前列”的优良传统,紧跟党中央把改革推向前进,不断发掘发展新优势,深耕制造业当家,持之以恒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上干出业绩、闯出新路,不断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系佛山市委党史研究室四级主任科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