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钟晴
“昨天刚换的洗衣机便宜了400元,想把冰箱也换了。”“买了消毒碗柜,原价是4000多元,刚才付款只需3600多元。”“有些家电的确要更新换代,现在的以旧换新政策便民又实惠,有些单件就可以省几百元。”“如果‘换新’力度大,会全部提前换。”……5月5日上午,家电卖场刚开门,不少市民便趁着“五一”假期的最后一天,商家和品牌有叠加优惠活动,为家电换“智”、厨卫“焕新”做最后冲刺。
“大屏彩电、干衣机、洗碗机、扫地机器人、中高端绿色节能空调等产品最受消费者青睐。”苏宁易购佛山公司市场负责人熊丽芳介绍,政府补贴10%的“让利惠民”具体措施,经销卖场推出10%的换新优惠,构成政府以旧换新补贴+品牌厂家(经销商)让利金额+回收企业旧机抵扣的叠加效应,“五一”假期总体促销活动让利幅度比以往节假日促销大大增加。
政策驱动 刺激假期换新需求
在“五一”小长假,这个商家必争的消费节点,记者走访了几个主要家电卖场,不少企业乘着以旧换新的风潮,推出一系列促销活动,当中,除了配合各地方政府的专项行动,还有自发为消费者提供的巨额补贴。如位于东方广场的京东家电,部分产品除可享受最高达3600元的平台补贴外,还可用同种类的旧家电置换,获取额外优惠后价格最高15%的补贴;苏宁易购联合超30家头部家电企业在佛山开展以旧换新补贴活动,消费者可在成交价基础上享受立减10%补贴优惠,最高补贴5000元;兴华商场家电部也在假期推出家电满减折扣优惠,最高优惠1000元……
在4月中旬,《广东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实施方案》发布,鼓励汽车和家电企业通过促销活动、换新补贴等形式让利消费者。作为家电消费品的重要基地,佛山根据全省统一安排,启动2024佛山市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暨夜间消费节活动,发挥“领跑”示范作用。随着以旧换新政策细则落地,“五一”假期成为消费者绝佳的消费时机,各商家和企业把“补贴优惠潮”推至高峰。
“整个‘五一’期间,门店销售同比增加15%。”熊丽芳介绍,企业在假期中联合邮储银行佛山分行等银行,推出了分期免息和满减活动等,在现有支付立减基础上进一步叠加优惠,以满足客户以旧换新、消费升级需求的同时,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相信在多方渠道的助力下,今年上半年企业的销售规模会比去年同期有明显的提升。
以旧换新 焕出产业转型升级新机遇
“以几千元的销售均价推算,每年家电以旧换新的市场蛋糕高达数千亿元。”资深家电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表示,当前,我国正处于家电报废的高峰期,每年有1亿~1.2亿台的废旧家电被淘汰,并以平均每年20%的幅度增长,带来了同等数量的新家电购买需求。
早在2009年,我国就曾出台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当时政策效果明显,据统计,到2010年底,共拉动消费1700多亿元。15年后,国务院在今年3月份印发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按照大家电10年左右使用年限测算,更新需求进入集中释放期,同时,因处于数字化时代,随着技术迭代,相比其他消费品类,消费者对“绿智”家电产品的关注更加火热,此次出台的政策有望在市场空间等方面取得更显著成效。初步估算,这将是一个年规模过万亿元以上的巨大市场,这数据的背后,是废旧家电超期使用带来安全隐患导致的刚需,以及家电换新带来的产业升级机遇。
今年以来,佛山的一些龙头企业已率先行动,美的集团在4月30日宣布,拟投入80亿元大力推动全品牌、全品类产品的以旧换新和设备更新;格兰仕发布5%~10%的价格补贴政策;海尔计划在佛山投入5000万元补贴……美的集团以旧换新负责人叶颖诗介绍,作为佛山家电龙头企业,美的集团除了抢抓换新政策机遇,以家电消费升级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外,自2021年通过与政府、行业和相关企业互联共创,已成功打造绿色引领的全链条以旧换新保障体系,实现资源的再利用,促进节能减排和绿色循环经济发展。2023年美的集团共完成309.8万台废旧家电回收,今年一季度,绿色回收量达93万台/套,企业充分实现了资源再生高值化。
“从各地积极开展以旧换新活动可以看出,商务部等14部门的行动方案已经对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梁振鹏表示,不单是消费市场呈现了一定程度的需求增长,提高了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水平,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还为相关产业和企业提供了转型升级的机会,通过更新设备和引入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进一步拓展业务领域和市场范围;以及通过提供更多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而提高消费者生活品质。可以说,以旧换新对消费升级、产业升级和循环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提质增效 需消费、制造、技术同时发力
虽然此次活动中,美的、格兰仕、海信、容声等不少品牌企业目标明确,即以技术创新、质量提升带动品牌发展,切实推动企业提质增效。但也有部分企业把以旧换新当作是去库存,让消费者给落后淘汰的产品埋单的活动。在过去的十多年间,我国经历了不下一次的“家电下乡”或家电以旧换新的行动。如果说,上一轮换新活动属于大件耐用品普及的阶段,那么,本轮则应该从“有”到“优”、向“绿”升级。
“在这轮以旧换新的活动中,家电企业要做好‘两手抓’,一手抓存量市场的产品结构升级,一手抓新兴品类的突破。”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副秘书长吕盛华在早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候表示,消费者“从有到好”的消费升级和对洗碗机、洗烘套装、厨房空调等新兴品类的需求,带来的不仅是数字上的增量,还会间接推动存量家电的“焕新”。所以,企业不能过分强调短期的销售转化,还要兼顾新兴品类产品的知识普及和长期品牌价值的建立。
多年来,家电家居市场一直处于利润比刀片还薄的红海竞争状态,但蛋糕始终存在,每年依然有不少品牌紧跟“懒人经济”“单身经济”以及“绿色低碳”等全新消费趋势,通过创新研发、技术突破和品质升级,既强化自身力量,亦实现逆势上扬。以旧换新不是一场活动,也不是一个口号,是加快消费品和产业链的升级迭代,以及进一步节能降碳,提升企业先进产能,以此撬动高质量、智能化家电在国内和全球产品竞争力的双重提升,实现数智时代健康发展的新起点。
相信在有力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引导下,这一轮“以旧换新”政策与市场能双向奔赴,进一步推动“佛山制造”向“佛山创造”转变、“佛山产品”向“佛山品牌”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