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日报讯 记者陆苗仪 通讯员付艳丹报道:高明区杨和镇持续开展沙水河水环境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多措并举下,沙水河水质恢复至Ⅲ类水标准,河水异味消除,河岸两侧呈现出水清岸绿的美丽景象。
沙水河是杨和镇内4条主干河涌之一。去年,附近禽畜养殖场及鱼塘废水排放导致沙水河水质变差,从Ⅲ类水标准降至劣Ⅴ类,河水偶尔会有异味。
为抓好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工作,杨和镇以问题为导向,形成分段溯源、重点管控、执法兜底的工作思路。2023年9月起,沙水河总磷指标持续下降,11月、12月水质提升明显,达Ⅳ类水标准,2024年1月、2月达到Ⅲ类水标准,治水效果明显。
为落实沙水河攻坚消劣行动,杨和镇治水办走访该流域范围内禽畜养殖场,对各养殖场的存栏数、尾水收集池容量、尾水池及排污口水质浓度、排污口数量、排污周期等情况进行全面摸排,形成《杨和镇沙水河19家畜禽养殖场污染情况排查表》,还特别成立2个工作小组,明晰治水责任与整治措施。
杨和镇还分类施策,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一是推进养殖池塘改造提升,按照沙水支流走向,在地势较低处设置尾水处理设施,通过建设三池两坝或者复合式人工湿地实现净化水质,预计2024年6月前完成改造。二是联动鱼塘塘主要求上报信息、定期监测,科学安排养殖尾水排放时间和体积。三是推进猪场污水处理集约化,探索互利共赢的生态农林业新模式。
在此过程中,杨和镇通过压实责任,织牢流域安全防护网。实施科学布点,持续开展流域水质溯源巡查。结合沙水河污染源分布,对重点养殖场、重要断面布设10个常规监测点,安排专项小组定时取样与无人机巡查,每周对结果进行分析研判。自《沙水河全面消除劣Ⅴ类水质攻坚方案》实施以来,已形成27次溯源结果,为流域异常点整治提供数据支撑。
为兼顾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护和日常监管效能,杨和镇结合高明区现有水环境大数据监测预警服务平台,引导企业自建全过程在线监控系统,形成养殖场水平衡、污水治理设施、生产运行条件以及生态净化池塘监管模式,实时为执法工作人员提供现场情况,有效约束养殖场依法依规产污排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