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C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中考倒计时 如何备考更高效?

高明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名师为广大师生支招
去年中考,高明德恒菁英学校为考生举行送考仪式,考生与老师、家长击掌。/资料图片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冯慧雯

  

  佛山中考已进入百日倒计时。

  在这段日子里,考生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复习效率?高明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名师特地为中考七大学科备考提供指导。

  

  语文  立足课本攻专题 强化解决问题意识

  

  最后百日,语文中考如何备考?广大考生首先是要立足课本,着重从6册课本入手,依标扣本,夯实基础。考生应利用碎片化时间,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写、背古诗文。教学方面,教师要从不同角度设计测评方式,让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专项训练和强化重点也是关键。因为统编教材课后,习题的设计是针对每一类文本训练的语文要素分层推进的,考生要重视对教材课后习题的梳理、理解、运用。同时做好归类整理和专题重点突破,查漏补缺,切实提高复习效率。

  在复习过程中,学生要强化解决问题的意识,懂得举一反三,对概念化知识进行实例分析和运用,加深知识理解。而教师则要明确复习课的备课次序,按照“学生有何问题—如何解决问题—如何举一反三”的次序备课,培养学生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数学  关联整合知识 挖掘内在逻辑

  

  数学备考方面,建议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做好“双减”背景下的精准教学,需要研究课标和研究教材,从而做到依标靠本优化教学设计,实现素养导向下的数学思维教学的改进,将知识教学转向以知识为载体的逻辑教学和认知结构教学。

  在第一轮复习中,教师要做好知识系统化和结构化,将知识关联整合,挖掘知识间的内在逻辑。建议选取教材上的素材设计开放性问题,通过系列化、梯度化的问题实现变式教学和生长教学。

  解题教学时,不能只停留在中考真题解题上的就题论题,更要挖掘题目所涉及的知识、方法、思维,实现思维进阶。另外,教师要精讲中考真题,选择以技能为主题的单元教学,引导学生多练习改编的题目。

  第二轮复习要由解题训练转向解题拆解和解题分析,冲刺训练要由模拟考试转向适应性训练。

  

  英语  夯实课标词汇 提高备考效能

  

  英语中考备考,建议教师认真研读英语课程标准,制定基于学情的百日冲刺计划。要科学规划核心素养导向下,通过教材整合话题驱动的英语复习备考模式。要深度解读和优选高明区九年级备考意见中的英语经典板块,并引导学生进行阶段和限时训练。

  最后的冲刺阶段,教师要夯实英语课标词汇,在句子及语篇情境中进行词汇及语法的有效复习,切忌死记硬背词汇。要梳理学生复习备考盲点、难点、瓶颈点、易错点,优化一生一案及学生错题集,精准提升备考质量。

  另外,教师可以根据分题型和板块研究中考近三年的命题,把握中考动向及命题特点和规律,可以多尝试原创命题实践,提高备考效能。

  

  道德与法治 关注重大时政热点 重视思维能力培养

  

  在道德与法治备考方面,建议首先要加强课标教材研究。立足课标和教材,以问题驱动和设计教学活动,把精力集中在讲深讲透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上,夯实知识、能力和素养基础,理解透易错易混知识点,做到少而精、准、实。

  教师要注重教材中活动课的内容和教材的辅助图文资料,并尝试大单元、大概念设计教学,把握整体性和综合性,重视学生思维过程的培养。同时要运用科学学习方法,加强结合材料分析能力的训练,积累答题技巧。对重点题和典型题进行练后评析,分析失误之处,进行纠错,完善答案。

  平时加强审题训练也至关重要。教师要加强答案组织的精准化训练,加强规范答题训练,通过常规类型题目的训练,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技巧,做到举一反三。要认真研究经典题例,精心编写复习资料。

  另外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答题,要寓时政于教学中,把时政教育作为教材内容进行有效的延伸和补充。可以鼓励学生多看新闻,接触更多时事热点,培养时政的敏感性。

  

  物理  知识再生形成体系 有错必纠清除盲点

  

  物理备考方面,建议考生首先系统梳理,知识再生,形成体系。第一轮系统复习时要深耕细作,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仔细阅读课本与笔记,认真跟随老师的引导复习,让知识在头脑中再一次生成。尝试对每一章用思维导图,列出每一节的知识点及彼此的关联,并标注易考点和易错点,形成知识网络与体系。

  同时,要建错题集,总结归纳,提升能力。对每一次练习、考试中的错题要建立错题集,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并写出解析和可能的新考查方式。一段时间后,对错题集中的题目进行归类分析,哪些错误是同类的,哪些是新错误,哪些可以合并整理消化的。这样就会错误越来越少,能力越来越高。

  另外,要做到有错必纠,清除盲点。平时学习过程中,凡是不会做的,做错了看了答案也不明白或一知半解的,要做好记号,及时询问老师或同学,不留疑惑在心中,扫清盲点,收获高分。

  

  化学  专题突破攻克难点 套题训练整体提升

  

  中考化学备考,建议注意以下四大策略:一是系统梳理,夯实基础。注重知识的梳理、归纳、融合。挖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把知识串成线,连成网,形成有机整体。梳理时,图表法、对比法、知识树、思维导图等都是不错的工具。

  二是专题突破,攻克难点。对中考的重点题型进行有针对性的突破,如实验探究题、工艺流程题、综合计算题等,提炼某一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提升综合应用能力。

  三是套题训练,整体提升。在复习的后期,高质量的套题训练是提分的有效措施。采用限时训练的形式,加强对考试的整体感知,提升考试技巧。考后认真分析,并针对出现的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跟进策略。

  四是整理错题,查漏补缺。对复习过程中做过的习题、套题、试题进行整理分类,复习错题,回顾相关知识,重现正确思路,争取做到“题不二错”。

  

  历史  形成大“通史观” 掌握解题要领

  

  历史备考方面,建议考生在最后一百天要过“三关”:基础关、审题关和答题关。

  基础关方面,平时要多回归教材,可多阅读教材目录及单元导言,熟悉课文结构及基本内容。同时,构建历史知识的“经纬网”,时间为“经”,可对照历史课标,或以朝代或以单元为整体制作时间轴、列大事年表等,理清重大历史事件的时空脉络及前因后果。历史之间的横向联系为“纬”,如梳理不同历史阶段政治、经济、思想等“左邻右舍”的内在横向联系,形成大“通史观”。

  审题关方面,建议在平时练习中耐心细心读题,学会划分层次,捕捉历史信息,串联关键语句,弄懂材料主旨,还原历史情境,揣摩命题意图,避免思维惯性。另外,要学会界定问题的主语、答项语、限定语等(如时间等),切忌答非所问,还可以做一个历史心得本,回放错题的解题思路,总结正确的解题方法。

  答题关方面,要加强研究历年中考题和答案。重点揣摩近三年省中考题命题风格、题型及特点,分析标准答案的思路组织及语言规范等。答题时要注意序号化、要点化等,并注意分题型演练,如综合题可分材料概括类、分析说明类、论证开放类等强化训练,从而透析命题规律、掌握解题要领,总结答题方法。

 
     标题导航
~~~高明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名师为广大师生支招
   第C01版:今日高明
   第C02版:时事
   第C03版:综合
   第C04版:优教优学 周刊
中考倒计时 如何备考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