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C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探觅高明体育地标

体育场馆变迁,见证城市美丽蝶变
高明体育中心包含主体育场、综合体育馆、游泳馆和大型体育健身广场。
高明体育中心游泳馆内,儿童泳池成为小朋友的乐园。
去年9月,高明“村BA”总决赛在高明体育中心打响。
广东华体高明体育馆有规划好的停车场,旁边还有露天篮球场。

  

  文/高明融媒记者陈嘉懿

  图/高明融媒记者洪海

  

  看潘展乐、张雨霏劈波斩浪,为羽毛球场上的梁伟铿、王昶加油助威,惊叹于全红婵、陈芋汐的“水花消失术”,为樊振东的胜利振臂高呼……巴黎奥运会期间,很多人除了看奥运健儿在赛场上拼搏,更是摩拳擦掌地想运动一“夏”。全民健身逐步融入高明市民的生活。

  回顾过去,从最早的土操场,到第一座体育场馆的落成,再到如今占地数百亩的高明体育中心,体育场馆的变迁,见证了高明体育文化事业发展的“奔跑速度”。本期《高明地理》便带大家探“觅”高明体育地标,了解其背后的故事。

  

  从无到有 见证高明发展

  

  在现代人眼中,体育馆已经是每个城市的核心配套设施。然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高明几乎没有一块像样的体育用地。体育馆的规划和建设,更是一片空白。

  高明恢复建制之初,全县仅有黄泥土质运动场一个,篮球场94个,经常参加体育运动总人数只占全县人口的14.7%。

  为了满足老百姓的需求,1983年起,当时的高明县就开始在沿江路健乐街筹划体育场馆建设。到80年代末,灯光球场、田径跑道等已经初步建成,所在地就是许多街坊所熟悉的高明旧体育场馆。

  这里是高明群众全民健身和大型赛事的主场之一,也是老城区“十分钟健身圈”的核心运动场所,带动和见证了高明区全民健身运动和群众体育的大发展、大繁荣,承载着一代人的集体回忆。

  1991年,高明兴建一座四层1400平方米的训练楼,用于举重、羽毛球、乒乓球等素质训练。到2002年,该训练楼又被重新改建,并于2004年建成。1994年,当时的高明县在旧体育场馆建成了看台座位10000个的标准足球场,迎来了足球运动的兴盛。更吸引了不少海外足球队到高明参加全国赛、省赛或友谊赛。

  1997年8月18日,当时的高明市第一届体育运动会开幕式在高明旧体育场馆举行。而随着场馆不断翻新升级,田径场已经增设10000多个座位和600多个席位。2004年7月,高明旧体育场馆训练馆和25m×50m标准游泳池先后建成投入使用,至此,形成了高明旧体育场馆的“最终体”。

  

  改造升级 成功盘活体育场馆

  

  然而,在使用多年后,高明旧体育场馆多个场馆进入设备设施全面大修期,存在安全隐患较大、社会效益不高等问题。如游泳池漏水,主馆楼顶铁支架锈蚀严重。同时,自高明区体校搬迁后,场馆功能场室空置率较高,加之停车不便、周边配套不完善,也抑制了市民前往健身的热情,造成场馆资源利用不充分。在2019年,高明旧体育场馆的足球场也被拆除。

  为破解系列难题,高明区政府把提高公共体育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体育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市场化委托运营,盘活国有资产,推动体育场馆由单一运营向市场化综合性运营发展。

  2020年9月,高明区旧体育场馆运营管理项目正式公开招标。改造提升完成后,原有的公益免费低收费项目(室外篮球场、国民体质监测站、室内羽毛球、乒乓球场等)全部继续保留,同时新建社区体育公园并免费开放,新建足球场并维持低收费开放。此外,还将引入各级体育赛事、专业培训,拓展休闲简餐、体育商超等配套增值服务,进一步丰富老城区“十分钟健身圈”内涵。

  如今,广东华体高明体育馆内羽毛球场经常爆满,高明群众尽情洒汗挥拍;副馆拥有可容纳500人的演艺厅,此前办过武术、演艺等相关活动;体育馆大门前,有规划好的停车场,旁边的露天篮球场,有不少年轻人在切磋球技……

  街坊施女士表示,高明体育场馆现在是他们全家每天必来的运动“打卡点”。“我的女儿已经16岁了,每周都会来场馆打羽毛球,觉得场馆条件很好。”

  

  新体育中心 助力体育产业发展

  

  随着体育文化事业发展,一座新体育馆的规划也摆上了案头。

  2015年,高明体育中心正式建成并投入运营,开始承办各类体育赛事。从亮相那一刻起,这个占地约255亩,包含多个运动场馆的体育中心便引人关注。

  高明体育中心包含主体育场、综合体育馆、游泳馆和大型体育健身广场,是佛山市集体育竞技、群众健身、休闲娱乐、大型集会、文化交流、商业贸易于一体的高标准、多功能、综合性体育中心。以提供恒温泳池的游泳馆为例,馆内同时设有标准比赛游泳池、普通游泳池和儿童戏水池,池水采用国际先进技术确保水质,同时还有观众席,运动设施完备程度非常高。

  “我认为高明体育中心较以前的运动场馆,最突出的一点是集中性。”市民刘先生是运动达人。他表示,高明体育中心运营以前,高明没有一个集中完备的运动场所,各类运动设施分散在城市各处,有的甚至缺失。而现在的高明体育中心,从篮球、足球、游泳、跑步,再到羽毛球、乒乓球、网球,常见的各类运动都能够顺利开展。“以前高明标准的网球场屈指可数,直到高明体育中心运营才满足了广大网球爱好者。”刘先生说。

  高明体育中心高标准的场馆还为市民实现全天候运动提供了场地。例如此前高明区几项大型的全民篮球比赛都集中在露天场地举办,极容易受到天气影响。高明体育中心体育馆则提供了专业级别的室内篮球场,不仅能够全天候举办篮球赛事,还接受市民、团体预订,举办各类民间竞技活动。

  高明体育中心如同一颗种子嵌入到高明,结出来的果实是高明体育产业由此迈开发展步伐,文娱体育活动成为高明打造城市品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今在全民运动的大趋势下,高明的体育赛事不断丰富、体育设施也不断完善,街坊休闲娱乐有了更多的选择。截至2023年底,存量体育场地2215个,按人口数量46.9万人计算,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47.23个,包括2个大型综合性体育馆,870个篮球场地,188个羽毛球场地等。

  未来,高明将继续依托高明体育中心等一流场馆设施,打造更多体育品牌赛事,带动全区文娱体育产业的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

 
     标题导航
~~~体育场馆变迁,见证城市美丽蝶变
   第C01版:今日高明
   第C02版:时事
   第C03版:民生
   第C04版:高明地理
探觅高明体育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