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B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如何科学填报志愿?

高明资深教师为考生支招
高考结束,考生们收拾东西,即将奔赴前程。
教室里的一块黑板上写满了对考生的祝福。
  文/高明融媒记者冯慧雯  图/高明融媒记者洪海

  广东省2024年高考已于6月25日放榜,6月28日起,高考生可网上填报志愿。如何合理填报志愿成为考生和家长的一道“加试题”。科学的志愿填报能为考生的高考锦上添花。反之,志愿填报不科学,很可能让考生与理想的院校失之交臂。

  对此,高明一中副校长杭旭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前要遵循“合理定位、优先考虑、梯度原则、决不放弃、电话最佳”五个原则,结合考生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各方面信息,提高志愿填报的“性价比”。

  

  找准自身定位 合理选择专业

  

  “填志愿,说白了就是一个看菜吃饭的过程。”  杭旭表示,考生需根据自己的高考分数做出合理的自我定位。新高考和往年不一样的是,原先的院校加专业,变成院校加专业组再加专业。专业组是为了更好地将同一组合要求的专业合并在一起。

  据悉,2024年,广东省招生录取批次分提前批次、本科批次、专科批次3个录取批次。各批次各类型院校实行院校专业组投档录取模式。普通类分物理、历史两类划线,分开投档录取;艺体类不分物理、历史,按计划类别统一划线,一起投档录取。

  院校专业组指的是某一高校对考生选考科目要求相同的专业(类)的组合。一所院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类)。同一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类)对考生的选考科目要求相同。同一院校选考科目要求相同的专业(类)也可分设在不同的院校专业组中。

  具体来说,院校专业组投档录取采用平行志愿投档模式,也就是以院校专业组为投档单位,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只要考生填报的院校专业组志愿中被检索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专业组,即向该院校专业组投档。投档后,其他所填报的院校专业组无效。

  “这种方式较少零散,避免重复,但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专业上来。”杭旭说,一般来说自己全省排位前3000名左右的院校与专业,后3000名左右的院校与专业就是自己的志愿选择范围。考生可以借助自己购买的E网通,更好地了解心仪的院校与专业。

  另外,部分公办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以及民办高校、独立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收费较高,请考生务必结合自身家庭经济情况,详细了解清楚相关高校奖、助、贷政策后再填报此类高校或专业志愿。填报时,注意不要将独立学院等同于某某大学的二级学院。

  

  结合个人实际 提高志愿填报性价比

  

  志愿填报过程中,城市、院校、专业三者间到底要如何抉择?杭旭表示,985以上院校优先,985以下专业优先。高考如果能上985高校还是建议上,能录双一流最好填双一流。正常来讲,这样的学校没有弱的专业。如果不是985的学校,成绩一般的学生,建议以专业选择优先。

  另外,考生填报志愿要结合个人兴趣、日后就业规划、成绩高低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同时要通过成绩排位找准定位,遵循“冲、稳、保”的原则合理设置志愿梯度,其中“冲”适合院校优先,“稳”则适合专业优先,专业优先不要“冲”,要十拿九稳。

  按照冲、稳、保的原则,每个批次中的志愿会形成一定的梯度。冲,即在自己全省排位前3000名左右的院校与专业,填志愿其实就是一个利益的投资过程,一定要让自己的利益尽量最大化;稳,即是与自己全省排位差不多的院校与专业,正常情况下你是稳定可以去的。保,即在后3000名左右的院校与专业。

  如果考生是选择专业优先,那一定要能够稳妥进入到这个专业。否则,一旦进入不了这个专业,就要被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而一旦不服从调剂,就很可能会被退档。

  杭旭提醒广大考生,每一个批次都要认真填写,包括自己分数之上的批次和自己分数之下的批次。每一个批次、每一类院校、每一组专业建议都写“服从调剂”,增加自己的录取机会。

  “如果你心里还是没底,还有最后招保底。”杭旭说,考生打电话咨询自己心仪的院校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可以查看目标院校的招生章程,致电其招生办,有针对性地了解相关招生情况及要求。

  

  相关新闻 

  高考填报志愿防骗指南

  

  6月25日,广东省2024年高考正式放榜。佛山市公安局提醒广大考生,查询完成绩后不要在个人社交平台晒准考证、个人身份证、考生号及密码、志愿填报表、成绩单、成绩查询页面截图、个人录取通知书等内容,以防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从而实施精准诈骗。

  

  陷阱1 修改高考成绩

  

  一些考生和家长通过网络上的广告或者熟人介绍,得以认识“内部人员”。这些人号称可以帮忙修改高考成绩,只要支付“辛苦费”,考生就能得到满意的成绩。

  警方提醒 成绩一旦公布即尘埃落定,对成绩有异议的考生可以通过官方渠道复查试卷,但直接修改成绩肯定是天方夜谭。取得高分没有捷径,唯有勤奋努力,切勿落入不法分子设置的陷阱中。

  

  陷阱2 大数据精准填报志愿

  

  每年高考志愿填报前夕,总有中介或网站宣称有“内部大数据”,考生可以购买1万、2万等不同面额的VIP卡,享受一对一的“精准”填报志愿指导。

  警方提醒 各地教育部门明确表示,没有跟任何社会性质机构或企业合作,商家所谓的“内部大数据”纯属造谣。

  

  陷阱3 低分高录

  

  不法分子伪造文件、私刻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假冒高校招生人员,谎称手中掌握高校“内部指标”“机动计划”“定向招生计划”等,让家长先付定金,然后迅速撤离。有的不法分子自称是高校或招生办某领导的熟人、亲戚、朋友,有办法“低分高录”或争取特长生加分,让刚达本科线的考生录取到重点院校,让专科分数线的考生录取到本科院校,或从普通专业调到热门专业等,以此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 高校的招生录取都实行电脑录取,考生分数如果没到投档线,则无法提档。不要相信所谓的“低分高录”“定向招生计划”等诈骗手段。

  

  陷阱4 短信收取学杂费

  

  不法分子假冒高校招生办人员,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或者发送相关的录取短信,让考生将学杂费打入指定的银行账号,以骗取钱财。

  警方提醒 考生和家长在登录学校和教育部门网站时,要通过官网认证的链接或学校、教育部门官方发布的网址进入,转账汇款时要通过多种途径核实账号真伪。

  

  陷阱5 花钱获取补录名额

  

  不法分子对考生及家长谎称某高校名额没能招满,通过花钱“打点”可让考生获得补录名额,以此骗取考生和家长的钱财。也有不法分子在考前就以各种借口,让家长交钱保留名额。甚至一些不法分子谎称有特殊关系,可以购买“内部指标”“计划外指标”。

  警方提醒 正规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需要收取保证金、录取费、指标费的“招生指标”,都是不法分子的诈骗手段。考生和家长也不要被一些假文件哄骗,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核实。

  整理/高明融媒记者冯慧雯   制图/黄国鸿

 
     标题导航
~~~高明资深教师为考生支招
~~~
   第B01版:今日高明
   第B02版:时事
   第B03版:民生
   第B04版:优教优学周刊
如何科学填报志愿?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