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日报讯 记者陈嘉懿报道:75岁的何伯一直在养老院颐养天年,近日,由于无明显诱因下突发气促、呼吸困难,被送来高明区人民医院进行抢救,在施行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后,何伯转危为安。
当时何伯的血氧、血压同步下降,神志渐变昏迷,情况十分危急。经验丰富的ICU医生立即动用重症超声检查发现心包腔内超过2cm的液性暗区,和CT回报的情况一致——心包填塞。影像见心尖被迫在心包腔内乱舞,若不及时抢救,患者生命将岌岌可危。
据介绍,心包填塞即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心包腔内大量液体积存,引发心脏舒张收缩严重受阻,心脏排血量将急剧下降导致休克、死亡。
患者危在旦夕,需要立即施行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医生在与何伯家属快速沟通病情及手术的必要性和风险后,区人民医院ICU主任黄永鹏组织团队到位,熟练地通过重症超声的引导,为患者实施了心包穿刺置管抽液。
大量红色的血性液抽出并没有让医生胆怯,因为有超声这双“透视眼”,穿刺的深度、方向,以及引流管的位置,均可在直视下操作。随着一管接一管的血性液抽出,患者的血压逐渐上升,血氧好转,生命体征慢慢稳定下来。
按血流动力学机制,休克共分为四大类,包括低血容量性、心源性、分布性和梗阻性休克。
其中低血容量性休克最常见,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大量体液丧失使血容量急剧减少,心脏前负荷不足导致心输出量下降,救治策略为快速大量补液;心源性休克即心脏泵功能衰竭,常见病因包括急性心肌梗死、爆发型心肌炎;分布性休克机制为血管收缩舒张功能调节异常,常见于感染性休克,以体循环阻力降低为主要表现,导致血液重新分布,救治策略是改善血管张力为主,升压药物首选去甲肾上腺素。
何伯的梗阻性休克是血流通道受阻导致心输出量减少,包括心包缩窄或填塞、心瓣膜狭窄、肺动脉栓塞等,解除梗阻才能救治成功。因此,及时进行心包穿刺术对于挽救患者生命至关重要。
区人民医院ICU团队提醒,若市民有突发胸闷、呼吸困难、气浅和气短等症状,需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同时在日常体检中,注意心脏检查,降低心脏病患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