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禅城融媒记者黄佳慧 通讯员胡欢
2025年上半年,禅城区锚定“稳工业、促消费、抓投资、优服务”主线,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质效双升”的良好态势。地区生产总值达1160.30亿元,同比增长2.9%,较一季度提升0.6个百分点,高出全市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等多项指标位居全市前列,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禅城动能。
新旧动能双轮驱动 产业根基稳固筑牢
工业“稳”的底盘愈发坚实。禅城通过创新“6G”模式打造主题产业园区,为MAX科技园、华南电源创新科技园等首批5个“6G”示范园区授牌,搭建优质产业集聚平台。同时,加速推动纺织服装、陶瓷家居等传统产业蝶变升级,其中技研智联成为纺织服装省级试点单位,众陶联当选陶瓷家居市级产业集群牵引单位,引领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
新兴产业方面,禅城低空经济在技术研发、核心零部件、应用场景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工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数据显示,1~6月禅城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较一季度提升2.1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市第二。从产值的行业表现看,30个规模以上工业行业中16个实现正增长,通用设备制造业以89.2%的增速领跑,纺织服装、家具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分别增长15.8%、17.4%、12.3%,呈现多元驱动格局。
服务业“新”态持续涌现。禅城加快打造产业服务中心,编制《禅城区加快建设产业服务中心实施方案》,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服务品牌,上半年累计引进生产性服务业企业55家。环佛大创新圈规划稳步推进,佛山中央法务区正式落成揭牌,引导新增落地“农业种质资源保护险”、住宅小区电梯综合保险等保险创新项目,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构建起新框架。
宠物经济、甜蜜经济、银发经济等新业态赛道加速拓展。宠物经济方面,禅城率先响应《佛山市推动宠物经济集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推出宠物经济发展的系列行动和举措,打造全市首创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成立佛山市禅城区宠物经济生态联盟。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5%,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71%,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消费投资双向提振 内需引擎持续激活
投资结构实现优化升级。“质”的提升显著,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1.4%,增速全市第一,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提升至18.8%,较去年同期提高3.8个百分点。重点项目建设“加速跑”,114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53.3亿元,为年度计划投资的62.2%,超过时间进度12.2个百分点,为经济增长注入后劲。
招商引资精准发力新赛道,上半年签约落地超亿元项目80个,同比增长25%,签约投资总额达267.3亿元;其中超10亿元重大项目6个,签约投资额79.8亿元。战新产业项目引入投资额115.7亿元,占制造业项目比例达79.7%,为产业结构优化提供有力支撑。此外,金铂商业总部、数智物联电梯总部等一批总部项目,北京长木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温德姆花园酒店等优质项目相继落户。广东省科学院(佛山)智能制造科创基地项目成功落地,进一步整合优势创新资源,赋能区域创新。
消费市场活力持续迸发。作为全市率先出台提振消费行动方案的区域,禅城区以《2025年提振消费行动方案》为抓手,推出36项举措及8条配套政策,全力打造“禅城都有,只要你来”消费名片。政企联动推进以旧换新,截至6月底,全区消费品以旧换新核销3.7亿元,直接带动消费超26亿元,推动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0倍、1.3倍、1.6倍,新能源汽车商品零售额增长18.6%。
新业态新场景不断涌现,歪马送酒、抖音生活等亿元级零售项目落地,格力数字科技等15家电商企业、话梅等24家品牌首店入驻,为消费市场增添新亮点。文商旅融合持续升温,银河左岸音乐节带动文旅消费超3.5亿元,“五一”“端午”假期消费总额超7亿元,展现出消费市场的强劲活力。
保障支撑坚实有力 发展底气聚势赋能
载体空间扩容提质,累计整备产业用地约5200亩,建成超790万平方米都市工业载体,综合招商入驻率超60%,为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空间。基金体系逐步构建,形成产业创新发展投资基金(启航基金)、领航股权投资基金(领航基金)的“1+1”产业基金体系,采用市场化运作和政策引导相结合,按照“整体设计、循序推进、区镇(街道)联动、滚动发展”的总体思路设计,通过政府财政和国企投入,撬动社会资本参与新动能产业培育。民生底盘愈发稳固,1~6月城镇新增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分别增长25.78%、25.14%,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同频共振。
从传统产业焕新到新兴赛道崛起,从消费市场回暖到要素保障夯实,禅城上半年经济以“稳”为基、以“进”为要,不仅为全年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更彰显出区域经济在转型升级中的强劲韧性与蓬勃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