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阮凤娟
“你好,请问需要喷蚊怕水吗?”佛山多个小区、村居入口响起温馨的提示声。这道“出门喷一喷”的新方式,正悄然融入市民生活。
为期一周的佛山市成蚊消杀重点攻坚行动持续开展,全市32个镇(街道)的村(社区)全面投入行动,聚焦重点区域,动员多方力量,全力遏制蚊媒传播风险。
村居前沿灭蚊:
从日常消杀到重点攻坚
作为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社区是此次消杀行动的前沿阵地,佛山各地社区因地制宜,迅速铺开各项防控工作。
8月1日起,禅城区石湾镇街道启动“无蚊小区”专项行动,覆盖179个小区。通过凝聚社区、物业、商户、居民合力,构建“清、防、管、控”长效机制。
高明区各小区的成蚊消杀工作纷纷开展。8月1日,高明丽日名都小区物业工作人员背着喷雾器,对绿化带、下水道等重点区域进行药物喷洒。“我们增加了消杀频次,现在每天固定时间进行消杀。”物业处负责人刘陶介绍。
在社区防控中,闲置房屋因易孳生蚊虫,成为重点攻坚对象,佛山各地对此高度重视,纷纷采取针对性措施。
顺德区陈村镇庄头村的闲置房屋内,成蚊消杀队队员手持多种“利器”协同作战:超低容量喷雾器呈45度角向空中喷洒,专攻飞行中的成蚊;农用高压电动喷雾器对准墙体角落,剿灭停留的蚊虫;手推式打药喷雾器则以大范围雾化覆盖空旷户外。“多种器械搭配,能让消杀不留死角。”队员边操作边介绍。
不仅庄头村,顺德区乐从镇水藤村也加大了对辖区内闲置屋的清理力度。此前,村居已经对180多间闲置屋进行初次清理,包括积水盆罐等蚊虫孳生地。8月1日,再度对闲置屋进行二次清理,此次主要是清理杂物、闲置物品,先消杀、清理,再清洁,确保不再次成为蚊虫孳生地。
精锐力量集结:
民兵与青年共筑防疫屏障
除了村居的细致行动,佛山还调集各方精锐力量,充实到消杀一线,为灭蚊防线增添坚实保障。
在顺德区北滘镇林头社区,150名佛山市民兵突击队队员穿街过巷,背着灭蚊喷雾器,在社区内开展地毯式成蚊消杀工作。
在队员们齐心协力下,不到2个小时就完成立体式消杀作业。“我们必定发挥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战斗精神,努力完成这次防疫工作。” 佛山市民兵突击队队员黄琪程表示。
与民兵队伍一同奋战在一线的,还有充满活力的青年志愿者。高明区200余名青年志愿者经系统培训后,奔赴100余个服务点,持续扎根一线,让青春力量成为防疫中坚。
创新举措落地:
从政策激励到便民服务全覆盖
为了让防蚊理念更深入民心、防控措施更精准有效,佛山各地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从政策引导到便民服务,全方位推动防蚊工作落地见效。
合力阻断疾病传播,佛山呼吁全市市民即刻行动起来,家居门窗争取安装纱门、纱窗,破损处及时修补,傍晚和清晨(伊蚊活跃时段)尽量关闭门窗,或使用纱窗通风。
在政策激励方面,石湾镇街道湾华村拿出实招:每栋安装防蚊纱窗的村屋补贴300元。同时出台村规民约,要求清理空调冷凝水、天台杂物和绿植,奖罚分明倒逼责任落实。
校园是防蚊工作的重要场所,乐从中学为师生筑起“隐形防线”。2天内完成宿舍、教室和办公室的纱窗加装,教室门口配齐灭蚊液、蚊怕水、电蚊拍和温度计,细微之处尽显关怀。
在便民服务上,顺德区乐从镇腾冲社区的创新做法受到居民好评。该社区15个人流密集处新增“共享驱蚊点”,公园入口、篮球场旁、祠堂灭蚊灯下,一瓶瓶驱蚊水放在塑料框内,标签上“常喷驱蚊液,远离蚊虫咬”的字样格外醒目。网格员黄志刚刚结束入户宣传,就和同事们忙着分装摆放:“得让大家随时能用上,才能把防蚊落到实处。”居民们纷纷点赞:“出门忘带驱蚊水也不怕,社区想得太周到了!”
宣传方式“接地气”,让防蚊知识家喻户晓。顺德区陈村镇大都村的街巷里,工作人员手持喇叭或开着车载音响,用当地方言循环播报:“盆盆罐罐倒干净,3天积水就生蚊!” 工作人员梁炳生解释:“用方言讲,老人家听得懂、记得牢。” 党群服务中心和老人中心的定点喇叭也同步发声,让防蚊知识传遍每个角落。
从专业消杀到全民参与,从创新宣传到政策激励,佛山正以“七天七招”的精准举措,织密防蚊灭蚊网,守护市民健康与城市安宁。
相关报道见A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