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在“再造一个新佛山”中展现文艺界精神面貌和责任担当

——佛山文艺创作工作座谈会极大鼓舞全市文艺工作者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莫璇、黄鹤婷、黎红玲

  

  近日,佛山召开全市文艺创作工作座谈会,全面总结过去五年文艺创作成果,动员部署“十五五”文艺创作重点工作。座谈会的召开,极大鼓舞了全市文艺工作者。大家纷纷表示,要肩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弘扬“敢饮头啖汤”精神,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创作更多引领历史潮流、反映时代生活的优秀文艺作品,在“再造一个新佛山”中彰显文艺界的精神面貌和责任担当。

  

  在继承中创新,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6月底,佛山文艺领域迎来又一个里程碑时刻——佛山粤剧院新址正式投入使用,现代粤剧《铁军》在此连演15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

  《铁军》以佛山革命烈士陈铁军的英雄事迹为蓝本,通过粤剧这一极具岭南特色的艺术形式,展现革命先辈为理想信念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生动诠释佛山红色基因与创新精神的时代交响。该作品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大型舞台剧与作品创作资助项目。

  五年来,佛山文艺精品力作迭出,如粤剧《红头巾》入选国家艺术基金交流推广项目、功夫主题音乐剧《咏春》彰显“世界功夫之城”魅力。这些作品无不是从佛山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中寻找素材、寻找灵感,组织创作的好作品。

  座谈会提出,文艺工作者既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也要在创新上下功夫,积极借助人工智能等技术,让文艺作品的体裁、表现形式、传播方式与现代社会相适应,更好地满足当代的审美需求。

  在继承中创新,让佛山优秀传统文化通过现代演绎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佛山粤剧院院长李淑勤表示,粤剧院将贯彻落实好座谈会精神,坚守精益求精的匠心,扎根生活、潜心创作,结合佛山的地域文化特色和粤剧艺术的发展需求,谋划一批有引领性、支撑性、影响力的现代粤剧项目,以群众更加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广和普及粤剧文化。

  在佛山市艺术创作院,大家正在忙碌地进行话剧创排。座谈会的召开,更增添了他们有效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动力。

  佛山市艺术创作院院长夏金旺表示,创作院将以“深挖岭南根脉、打造精品矩阵”为核心,通过多领域创作工程为“再造一个新佛山”注入文艺力量。如聚焦上世纪70年代顺德围垦大军建设横琴壮举的大型历史题材电影《横琴之恋》完成七稿剧本;报告文学《佛山武师说》解构功夫文化的传承密码,首部预计2026年定稿;儿童文学《桑园围》践行“童话现实主义”讲述水利遗产故事;百位历史名人雕塑创作计划启动第二期等。

  “创作院正加紧着手制订‘十五五’创作规划,以重大时间节点为契机,深挖本土题材和文化底蕴,以国际视野和当代表达,推动创作一大批兼具思想深度和时代温度的文艺作品。”夏金旺说。

  

  让作品叫好又叫座,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文艺精品佳作的涌现,有力推动了佛山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座谈会指出,优秀的文艺作品,必定是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统一,且经得起市场检验,既叫好又叫座。

  6月,由佛山市演艺中心出品的粤港澳大湾区首部以制造业为主题的大型原创音乐剧《让世界看见》在佛山和深圳完成5场演出,获得各方关注与赞誉。

  “剧场是一座城市的文化艺术会客厅,也是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绝佳载体。”市演艺中心副主任王晶说,中心将贯彻落实座谈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动主题独特、内容独好、作品独秀的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剧院,助力打造“文化佛山”新名片。

  由市演艺中心打造的“佛山音乐季”以及与佛山大剧院联合打造的“佛山城市艺术季”,已成为一年一度的大湾区文化艺术盛会。王晶表示,下阶段将继续升级这两大品牌项目,全方位提升演艺行业的创造力、服务力、竞争力,为文化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文艺创作不仅是精神产品的生产,更能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活力,成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市电影电视家协会副主席柳小龙说。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该协会启动“红色佛山”系列创作工程,聚焦本土革命先烈事迹。其中,《显纲星火》《梦觉》《破晓》《邓培》等微电影与广播剧进入筹备阶段,创新采用“实景剧+融媒体”形式活化红色文化,计划今明两年陆续与观众见面。接下来,协会还计划与各文艺家协会携手,用微电影或纪录片的方式,多方位呈现佛山陶艺、粤剧等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用光影艺术推动佛山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座谈会提出,加强文艺人才队伍建设。要抓人才培育,建设一支老中青结构合理、梯队递进的文化人才队伍。同时要提升扶持、评优、推优工作,给中青年艺术家更多机会和平台。

  柳小龙表示,协会将以座谈会为契机,启动实施“新锐计划”,通过定向邀约吸纳编剧、导演等创作型人才,重点培养兼具传统文化底蕴与现代影视技术的复合型队伍,让人才储备成为影视产业发展的强引擎。

  

  弘扬“敢饮头啖汤”精神,为“再造一个新佛山”凝聚奋进力量

  

  佛山文艺创作正以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姿态,弘扬“敢饮头啖汤”精神,为“再造一个新佛山”凝聚奋进力量。

  座谈会后,市文艺评论家协会迅速行动,加速推进系列创作、座谈、讲座活动,发挥文艺评论的价值引领作用,为“再造一个新佛山”鼓与呼,提振全社会发展信心。

  “文艺评论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朱郁文表示,市评协将深入贯彻落实座谈会精神,通过开展“文艺如何赋能城市传播”主题征文、推进“名家揽胜写名篇”创作项目、举办系列讲座和讨论会等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文艺生态,让文艺评论成为弘扬时代精神、传播城市形象的有效载体,为“再造一个新佛山”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当前,“水墨丹青绘佛山·四山两江展风华”佛山五区写生优秀作品巡展正在举行。

  在文旅产业繁荣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佛山提出打造“四山两江”文旅精品区。市文化馆携手市文广旅体局主办此次巡展,引导美术界以“四山两江”为脉络,用画笔集中呈现“四山两江”的城市肌理、文化根脉,引导市民加深对“四山两江”的认识与理解。

  市文化馆副馆长苏隽表示,市文化馆以“群众艺术花会”“群众文艺创作评选”等平台为抓手,鼓励群众文化创作,达到了发现群众文艺创作人才、锻炼群众文艺团队、提升群众创作质量的效果,不断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为“再造一个新佛山”提供精神动力。市文化馆将以座谈会为契机,在今年加快建立佛山市群众文艺创排人才基地,常态化公开征集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四个门类的创作人才、排演基地,并以此为基础组织开展群众文艺创作。

  该计划已于6月5日发布公开征集信息,社会反应踊跃。下半年,市文化馆将推荐入库人才、基地代表参加采风、创作、辅导、排练、演出等活动;建立创排人才与创排基地之间的对接交流机制,推动原创文艺作品上舞台,进一步激发群众文艺创作活力,以优秀作品凝聚起“再造一个新佛山”的强大合力。

  广大文艺工作者正以座谈会为新起点,立足佛山大地,聚焦时代主题,用优秀文艺作品诠释佛山精神、助推产业发展、凝聚奋进力量,为“再造一个新佛山”谱写更加壮丽的文艺篇章。

 
     标题导航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城市工作纪实
~~~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59亿元
~~~——佛山文艺创作工作座谈会极大鼓舞全市文艺工作者
~~~
~~~
省能源局公示能源领域氢能试点推荐上报项目~~~
~~~三水区推进佛山“四山两江”文旅精品区建设迎来新进展
   第A01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政务
   第A04版:全媒睇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
习近平向苏里南当选总统西蒙斯致贺电
上半年全国铁路建设高效推进
在“再造一个新佛山”中展现文艺界精神面貌和责任担当
我国原初引力波探测实验实现首光观测
缤纷暑假
佛山3个项目入选
欢乐洞天项目主体工程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