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改革攻坚,勇挑大梁。
2024年7月,广东省委深改委会议研究通过《佛山市建设广东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实施方案》,赋予佛山为全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闯新路、作示范的重要使命、重大机遇。
一年来,佛山坚定扛起历史责任,把实验区建设作为“再造一个新佛山”的战略之举、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为,大力弘扬“敢饮头啖汤”精神,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谋划建设环两江先行区,在探索市域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砥砺奋进、勇毅前行!
岭南盛夏,粤秀景明。
正值广东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一周年之际,佛山市委改革办联合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特别策划推出“实验区这一年”系列观察报道,全面深入展现佛山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推进实验区建设的生动实践,进一步凝聚这座改革之城铆足干劲、全力以赴推动“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为广东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做实验、树样本的智慧和力量。
策划/吴礼晖、赵宗祥
执行策划/于祥华
采写/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覃征鹏
“佛山经验,值得学习!”近期,全国各地超30名网媒达人走进佛山,直观感受佛山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带来的喜人变化。
获批建设广东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一年来,佛山以改革创新为笔,在西江与北江之间勾勒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图景,高位谋划、扎实推进环两江先行区建设,加快构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着力打造佛山区域发展新增长极。
实干为要。以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创新先行地、绿色经济发展新高地、高品质岭南水乡旅游目的地为目标牵引,文旅、交通、环境、乡村风貌、治水兴水、教育、卫生、养老、商务等各领域火力全开,环两江先行区呈现一片干事创业的火热场面。
佛山明确,建设环两江先行区,就是要打造一块改革的“试验田”,集中力量、集中资源推进集成式改革,为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先行探路、创造经验。
改革破局 破解发展不平衡难题
在广东高质量发展版图上,佛山一直扮演着“闯将”角色,工业总产值稳定超3万亿元,“有家就有佛山造”金字招牌名扬四海。
耀眼成就的背后,佛山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挑战依然存在。
从城乡的角度来看,佛山城市化相对落后于工业化,城乡二元体制仍然存在,很多城中村亟待改造提升。从区域的角度来看,东部临广区域先发优势显著,中部过渡地带蓄势待发,西部片区则相对薄弱,“东强西弱”的区域分化格局比较明显。
建设广东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向着“再造一个新佛山”的目标砥砺奋进,需要每个区域、每个板块都扛起自己的使命和重任,努力形成东部引领、中部崛起、西部和北部追赶格局,共同支撑起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
今年1月2日,省委主要领导在佛山调研时,明确要求佛山以加快建设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为牵引,扭住发现价值、重塑价值这个关键,努力在促进市域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上取得更大进展。
以问题为导向,以改革为牵引,佛山以切实行动展现经济大市挑大梁的责任担当。
经过深入调研和谋划,佛山市委提出以环西江、北江区域的6个镇街为核心区,以周边6个镇街为协同区,规划建设环两江先行区,着力打造成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创新先行地、绿色经济发展新高地、高品质岭南水乡旅游目的地。
这一区域是佛山实施“北向战略”和“西进计划”的战略交汇点,也是佛山承东启西梯次发展的中部地带。从地图上看,环两江区域如同一块战略腹地,连接着佛山经济发达的东部和正在崛起的西部。
既要改革创新,也要实事求是。
环两江先行区建设不是追求城市扩张,不是建成高楼林立的第二个千灯湖,也不是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厂房林立的产业集聚区,而是紧紧围绕三大定位,充分发挥片区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发现和重塑价值,在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方面进行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率先形成标志性成果、可复制经验。
这揭示了环两江先行区的本质——它不仅是地理概念,更是改革破局、制度创新的试验场。
制度创新 重构城乡区域发展逻辑
环两江区域历来是领风气之先的地方。半年时间不到,环两江先行区改革创新动作频频。
今年初,佛山市委全会首次提出建设环两江先行区的战略构想。4月,《关于建设环西江-北江区镇村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意见》正式印发实施,明确先行区的核心区、协同区范围、定位和建设举措。
以“敢饮头啖汤”精神推动制度革新,是环两江先行区的鲜明特色。
——在空间治理机制上,佛山开创“江河统筹”规划体系,将西江、北江流域岸线纳入统一管控,拆除跨区壁垒;塑造“1+2+3+4”空间发展格局,如重塑1个环两江活力圈,以环两江江堤路为主轴,全长130公里,努力打造成为旅游交通圈、景观风貌圈、文旅产业圈。
——在产业协同范式上,佛山在环两江先行区建立产业招商研判决策、区域产业协同机制。其中,推动九江、龙江建设九龙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等实现协同发展;擦亮三水区“中国饮料之都”招牌,联动海天味业、天虹南兴果仁等头部企业,加快食品饮料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做强千亿级产业集群。
——在土地制度改革上,佛山探索开展跨镇(街道)的组团空间规划,探索联动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推动土地混合开发利用和国有已收储的土地1.5级开发;打造高品质城乡公共空间、加强农村宅基地规范管理和有序利用,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越来越强。
——在公共服务配置上,佛山打破镇域、区域边界,采取以强带新、以强带弱、以城带乡等多种模式,推动环两江先行区核心区组建更加紧密的教育集团;发挥佛山一中、华英学校等“名校”引领作用,下沉核心区各镇街打造1所龙头标杆学校;市二医院绿岛湖院区试运行启用;三水在环两江先行区率先供给优质养老服务,打造具有环两江辨识度的养老服务体系。
……
在佛山环两江先行区,处处都是改革创新好风景。
实干为要 多领域协同推进的佛山实践
今年是“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之年,是佛山推进广东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一周年,是环两江先行区规划建设开启之年。
6月11日,2025年佛山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推进会召开,再次吹响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高标准建设环两江先行区集结号,加快构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着力打造佛山区域发展新增长极。
实干方能开新局、见成效。
随着《关于建设环西江—北江区镇村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意见》发布实施,文旅、交通、环境、乡村风貌、治水兴水、教育、卫生、养老等多个行动方案已全部印发实施,推动环两江先行区建设从“规划图”变为“实景图”。
以环两江先行区建设为抓手,佛山这座制造业大市正经历深刻变革。瞄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目标,佛山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布局“三箭齐发”,掀起从“制造大市”向“智造强市”跃迁的浪潮。
今年2月,九江镇临港国际产业社区南鲲南二街北侧A3-3地块由瑞士百超激光集团旗下子公司百超(深圳)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竞得。这是佛山首宗摘牌的1.5级开发土地。该项目将辐射粤港澳大湾区,进一步拓展企业的品牌市场影响力。
在龙江镇,精一股份打造的智能家居产业园集智慧办公、产品展示、现代化工厂、研发培训于一体,带动企业实现从传统制造到高端智造的升级跨越。为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精一股份斥资400多万元将新总部后方的荒地打造成5000平方米的后花园,助力北江堤围绿美厂区示范带建设。“把新总部打造成行业交流的前沿阵地,塑造办公美学新地标,助推行业升级发展。”精一股份董事长朱政臣说。
佛山,既是制造大市,也是山水之城。“山水人文”的觉醒,成为佛山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动能。
按照“文旅搭台、经济唱戏”的思路,佛山积极打造“四山两江”文旅精品区,推出精品旅游线路、品牌传播计划、文旅产教合作计划及重点文旅项目签约,打响“山水佛山 文武双全”城市IP,为建设广东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赋能。刚过去不久的端午假期,佛山市A级景区共接待游客134.18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对比增长52.69%;营业收入按可比口径对比增长37.36%。
环两江区域各镇街也是铆足干劲,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丹灶以人文引领、科技驱动,全力打造人文四水脉和仙湖科创核,全面重塑丹灶的区域价值;龙江全力构建“一带一城一区”发展格局,打造产城人文融合的镇域样板;白坭这座枕水而兴的古镇,以黄金水道为弓,以改革锐气为箭,在湾区西岸划出一道从“地理门户”到“价值枢纽”的跃迁弧光……
昆都山下,北江与西江在思贤滘交汇后奔流向海,千百年来滋润着佛山沃土。130公里的环两江江堤路上,佛山的建设者们正以“再造一个新佛山”的雄心,重塑城乡区域发展逻辑。
在建设广东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的时代进程中,佛山将坚持以改革的思维破局开路,围绕“五个先行探索”“五个精彩样本”发力建设环两江先行区,把这片发展热土打造成改革的试验田、创新的动力源,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上率先探索形成佛山样本、佛山经验,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闯新路、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