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总规模50亿元产业基金矩阵亮相,“启航基金”与“领航基金”双舰齐发

禅城开启未来产业“耐心”培育之路

6月24日,禅城区产业基金体系正式发布, “启航基金”与“领航基金”双舰齐发。/通讯员供图
活动现场,星尘科技(广东)新材料项目等一批招商项目签约落户。/通讯员供图
禅城不仅拿出真金白银,还提供广阔空间吸引优质产业落地。图为今年开园的盈耀智造园。/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黄锦成摄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黄宇琴 通讯员禅宣

  

  “节衣缩食也要做大基金规模!”禅城的决心掷地有声。

  6月24日,禅城区产业基金体系正式发布,“启航基金”与“领航基金”双舰齐发,一个总规模50亿元、目标8年冲刺80亿元的“1+1”产业基金矩阵正式亮相。该体系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基金政策性、国企基金灵活性,采用市场化运作和政策引导相结合的思路,重点投向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养发展新质生产力。

  这不仅是一次资本的集结,更是一场以“耐心资本”为楫,穿越转型深水期的战略远征,是政企银等多方携手实现共生共长、价值共创的生动实践。

  

  落子关键时:禅城的“突围”与“引擎”

  

  产业基金,作为财政资金创新运用的利器,其使命在于引导社会资本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关键薄弱环节精准滴灌。

  近年来,从合肥的“逆袭神话”到深创投的“巨无霸”效应,再到苏杭渝的争先布局,全国早已掀起以基金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浪潮。

  禅城同样动作频频。2015年设立科技型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2024年设立启航基金。但在产业基金布局的浪潮中,禅城仍面临一些挑战。

  新旧动能转换之困。作为万亿佛山的中心城区,禅城面临着传统制造业占比高、生产性服务业支撑不足的挑战。

  金融资本转化不足。尽管禅城乃至佛山拥有庞大的产业资本、雄厚的农村集体经济、庞大的金融资产,但还需要进一步激活。

  创新生态有待加强。科创企业普遍面临“死亡之谷”融资难题,种子期缺乏风险投资,成长期依赖政府补贴,成熟期融资渠道单一,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面临转化瓶颈。

  国资作用仍需提升。国资国企聚焦基建、土地开发,财务导向明显,产业引领和培育的作用发挥还需加强。

  “时来天地皆同力”。今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高擎“耐心资本”与“科技金融”大旗。

  作为佛山中心城区,禅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紧紧围绕“四个中心”(都市制造中心、产业服务中心、商业消费中心、岭南文化中心)的定位,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禅城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新旧动能转化。这需要政府更加有为,而产业基金是基础手段,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和支点。

  此次禅城发布“1+1”产业基金体系,既是响应,又是必然选择,是区域竞争的“突围战”,更是产业未来的“新引擎”。

  

  双舰协同:全生命周期的“精准滴灌”

  

  今年禅城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做大政府产业基金,通过“基金+产业”“基金+园区”等方式支持战新产业、未来产业发展壮大,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其实,在2024年,禅城就已启动运行总规模超5亿的启航基金,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此次“1+1”产业基金体系的落地,进一步丰富了基金体系,这绝非简单的规模叠加,而是基于全生命周期视角的精密协同作战。

  启航基金为政府投资基金,总规模20亿元,主要投向先进制造与战新产业、现代服务业、产业转型并购、科技创新等项目,通过“投早投小投科技”推动加快实现本地高水平科技创业创新生态,提升创新能力和技术攻关能力。

  领航基金为国企基金,总规模30亿元,通过“投大投强”“投稳投增”支持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重点培育引进壮大“一高四新”都市型新兴产业,投资本地特色产业链关键环节和延链补链强链项目。

  此外,禅城的产业基金还聚焦禅城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四个中心”去发力,既符合禅城实际和发展禀赋,也将共同构建一个互相赋能、更加均衡、更有生命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可以看出,启航基金瞄准种子期,领航基金聚焦成长期,两大基金立足本地,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将实现“1+1>2”的效果。尤为关键的是,两大基金均设计超十年的存续期。当禅城真正将“耐心”融入资本的血液,下一个产业龙头的崛起,或许就在不远的将来。

  

  磁吸效应:以“耐心资本”诚邀企业同行

  

  产业基金的核心使命,绝非简单的财政注资,而在于撬动社会资本的“滚雪球效应”,最终激活市场主体的投资信心与行动。

  2025年前四月,禅城先进制造业投资增长56.9%,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1倍,超业精密、长木谷等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密集落地,企业投资信心持续增强。此次禅城构建的“政府引导、多元联动”机制,正致力于将这一效应几何级放大,让“佛山之心”成为吸引创新要素汇聚的“强磁场”。

  当天,星尘科技(广东)新材料项目、中科谛听精密仪器设备项目等一批招商项目签约落户。广东中科谛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冠文表示,禅城区政府部门十分务实且佛山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以及便捷轨道交通对科创企业落地具有很大吸引力,此次成立产业基金正当时。

  著名投资人、高瓴集团创始人张磊认为,价值的核心就在于创造价值,而价值的创造,又是个人、企业与地方乃至国家的共生、共长、共创。而禅城就在寻找这样的共生共长、价值共创。

  现场,禅城区区长盘石诚邀广大企业、投资机构参与合作,表示禅城将做最真情、最深情、最长情的合伙人,与大家共同成长、共享发展。

  禅城呼唤企业家,正是呼唤这种“点石成金”的创造力,因为基金的价值,最终要通过企业家之手转化为产业价值,禅城的机遇,本质是企业家共享、共创、共赢的机遇。

  除了拿出真金白银,禅城还提供广阔空间,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都市工业载体“三年千万”行动,腾出国有用地超2000亩,累计已建成各类产业载体超过700万平方米。

  有空间、有政策、有资源,禅城正加速成为越来越多人相信的“佛山之心”。只要有好项目,禅城必能承接;只要有好团队,禅城定能成就。禅城正栽下这棵名为“机遇”与“未来”的梧桐,静候越来越多凤来栖。

  

  未来可期:撬动“新质生产力”的支点

  

  科技创新往往风险高、投入大、周期长,令传统金融望而却步。禅城总规模50亿产业基金矩阵的核心价值,正在于其“耐心资本”的属性,为科创企业穿越技术迭代的“深水区”提供了宝贵的“资本缓冲带”。

  赋能创新,为高风险的科创项目提供关键资金活水,助力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突破“死亡之谷”。

  重塑产业,促进产业链集聚、整合与升级,显著提升“固链、补链、强链、塑链”能力,加速新旧动能转换。

  撬动杠杆,以政府与国企资金为“引子”,通过专业化运作,撬动数倍于自身规模的社会资本“活水”,投向战略性领域,放大政策效应,形成“以大基金带动大产业、以大产业促进大集群”的良性循环。

  构建生态,推动形成“银行+保险+基金+证券”的多元化投资生态,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立体金融支撑。

  未来,禅城还将探索产投联动、投研联动、投贷联动、投赛联动,形成龙头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平台、科创赛事等多方合力,共同打造具有禅城特色的“1+1+N”产业基金体系和产业生态圈。

  随着基金规模扩大和战略新兴产业向技术“深水区”挺进,如何构建覆盖“募投管退”全流程的科学管理体系?如何设计融合政策目标与市场效率的评估考核机制?如何完善多元化、市场化的退出通道,实现“产业价值”与“投资回报”的双赢?这考验着禅城的智慧,禅城需要在理论指引与实践试错中持续探索最优解。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禅城,已经扬帆。

 
     标题导航
总规模50亿元产业基金矩阵亮相,“启航基金”与“领航基金”双舰齐发~~~
   第A01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政务
   第A06版:五区
   第A07版:政务
   第A08版:全媒睇
禅城开启未来产业“耐心”培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