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覃征鹏、吴海泉、陈宁静、莫胜娜、彭燕燕、陈嘉懿、劳振朝
龙舟竞渡、包粽子、品民俗……5月31日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连日来,丰富多彩的端午节活动在各区陆续开展,节日氛围越发浓厚。
百舸争流奋勇争先
上演水上“速度与激情”
5月27日,顺德大良北区社区在桂畔海河涌举行传统龙舟文化活动,传统龙舟2000米直道往返赛、标准龙舟500米直道邀请赛等轮番上演。
伴随着裁判发令声响起,队员们振臂划桨,龙舟如离弦之箭破水而出,你追我赶。此起彼伏的叫好声、呐喊声、助威声震耳欲聋,声浪一阵高过一阵,与河面擂响的铿锵鼓点交织,将现场氛围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每年我都来这里看比赛,很热闹。”市民陈女士说。
同日,在大良河(新滘段)至新滘红棉湾公园河段,初一龙船游新滘活动在此举办。一艘艘装饰精美的龙舟在河面上劈波斩浪,为市民提供了一场极具传统韵味的水上狂欢,点燃了夏日的激情。
“哇,看得好过瘾。”居民萍姨说,自己一家早早便到涌边抢占有利位置,为自己所支持的龙船鼓劲加油。“龙舟竞渡承载着团结协作、奋勇争先的龙舟精神,所以这次专门让孩子身临其境感受,相信对他日后成长有帮助。”带着读小学的孩子来观赛的庞女士说,扒龙船的习俗要代代相传,希望从小在孩子心中播下龙舟文化的种子。
粽情粽义暖人心 邻里同乐传文明
粽叶飘香,情暖社区。5月27日,高明区明城镇明城社区在明汇苑小区党群服务站开展“和谐党群心连心 粽情粽义暖人心”——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组织社区居民包粽子。
在现场,居民围在一起,互相交流包粽子的技巧。一片片清香的粽叶在指尖翻转,粽叶化作翠绿的“漏斗”,棉绳在掌间穿梭缠绕。不一会儿,棱角分明的粽子便在桌上“层层堆叠”。包粽子结束后,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将粽子分装好,送到社区低保户手中,让浓浓的粽香传递社区的关爱。“活动不仅有趣,还能增进邻里感情,我们退休老人觉得特别充实。”明汇苑小区居民曾阿姨说。
在禅城区,祖庙街道普东社区、塔坡社区、普南社区、忠义社区联合举办“我们的节日·端午”暨“粽情端午·邻里共融”主题活动。活动现场,最热闹的也是包粽子比赛,80组家庭化身“粽艺高手”同台竞技。随着比赛开始的口令响起,选手们迅速进入状态,折粽叶、填糯米、放馅料、捆扎,动作娴熟,一气呵成。
活动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场民俗活动让居民重温了传统习俗,更强化了社区凝聚力,为构建和谐邻里关系注入了新活力。
凝聚温情,传递关爱。5月27日,狮山镇公共服务办公室联合爱心单位,开展“端午‘粽'动员,慰问聚温情”狮山镇一老一小关爱活动,为镇内1000多户困难长者及儿童家庭送去节日的温暖。活动得到社会各界积极响应,金百乐渔港和志愿者连夜赶制3000余个爱心粽子,趣稚屋服饰商行捐赠一批夏季童装等物资。当天,狮山镇组建多个慰问组,将慰问品送至困难长者、残疾人员及儿童家庭中。
以传统节日为载体 让基层治理成果可感可知
5月19日至27日,大良五沙社区举行第十一届“粽粽都是情·社区总动员”端午主题系列活动。在为期9天的活动中,社区凝聚多方力量,完成了近6000只素食长寿福粽,展现社区治理新成果。
本次活动由五沙社区携手顺心社工、顺德区农业农村局机关第二党支部以及多家爱心单位等合力开展。活动以传统粽子为情感纽带,设置了丰富多彩的参与环节。从传统包粽技艺的体验传承,到爱心慰问的温情传递,各个环节都体现了端午文化的时代价值。活动创新性地构建了“党委引领、社工助力、志愿者参与、全民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模式,让传统节日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高明区,荷城街道三洲社区党委在沧龙体育基地举办“凝聚同行・‘粽’享安康”端午节主题活动,组织物业代表、居民一起参与。活动上,大家踊跃参与竹编艾草挂饰DIY,一个个瞬间化身为心灵手巧的民间艺术家,独具匠心的龙舟挂饰逐渐成型。
随后,旱地龙舟赛精彩上演。随着一声哨响,各支队伍齐心协力向前冲刺。赛场上,加油声、欢笑声此起彼伏,非常热闹。
三洲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将传统文化体验与趣味活动相结合,不仅让居民深入了解端午习俗,更拉近了物业与居民、邻里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强化各方协作,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注入新活力。接下来,社区将继续以传统节日为契机,依托“党建+全科网格”模式,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持续打造“文化传承、同舟共济”系列党群服务品牌项目,提升居民的归属感与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