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谈飞洋 通讯员庞菀旗、梁宇舜
“原本要围蔽2个月,没想到能提前约半个月完工,大大减少了出行影响。”获得市民称赞的是禅城区岭南大道(卫国路-同济路)DN600给水管改造工程,为我市中心城区供水管网升级重点项目之一。
5月25日,随着最后一段供水工程作业面道路完成修复,岭南大道市政府门前施工围挡设施全面撤除,上述工程正式竣工,不仅较原计划提前14天还路于民,还将显著提升片区供水安全保障能力。
最小干预 昼夜攻坚解民忧
这段供水管道原为长约550米的DN600混凝土给水管,于1992年建成投用,由于长期服役,管道老化严重,存在较高爆漏风险,一定程度上对周边的供水、交通安全构成威胁。
4月16日起,佛山水业集团下属禅城供水有限公司结合禅城区供水管网区块化规划,采用直槽开挖工艺,截封废除该路段的老旧给水管、新建DN300给水管。
面对错综复杂的地下管线、施工路段早晚高峰人车流量大、汛期降水频繁等难题,工程建设团队打出了一套组合拳,突破常规工期限制,提前完成关键节点建设,实现施工期间零投诉:联合机关事务、水务、公安、交通、城综等部门,建立健全常态化沟通协作机制,形成“路权审批-交通疏解-施工保障”联动机制,动态优化围蔽方案,将施工围蔽面压缩至最小范围;科学调度施工时序,“供水铁军”昼夜轮班,在车流低谷时段实施错峰施工,攻克3处复杂地质段管线迁改难题……
经过严格的水压试验、新建管道浸泡消毒及水质检测,这条焕然一新的城市发展“生命线”于5月25日正式投入使用,用“最小干预”换取供水安全与交通顺畅“双赢”。
匠心雕琢 铸就精品民生工程
下足绣花功夫,将民生实事办实、办好、办出成效,全力打造优质精品工程,切实增进民生福祉,是佛山水业集团“务实高效,惠民利他”服务宗旨的具体行动,也充分彰显了其让群众满意、让政府放心的决心与担当。
施工过程中,团队将精细管理、文明施工与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各个环节。一方面,严格遵循绿色文明施工的标准,力求将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另一方面,通过精准有效的管理,最大程度减少施工对群众日常生活的干扰。在交通疏导方面,更是精心规划、积极协调,增设交通协管员,维护交通秩序,方便群众日常出行。此外,还采取一系列措施保障周边居民的用水,提升用水幸福感与安全感。
据悉,更新后的DN300给水管道采用橡胶圈连接的承插式球墨铸铁管。这种管材具有高强度、耐腐蚀、抗变形能力强、服役年限长等优点,内部球墨结构可提升管道韧性和抗冲击性能,有效降低漏损风险。
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后,既能为沿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住宅小区构建更可靠的用水保障体系,又可落实国家“双碳”战略、赋能节水型社会建设,为后续推进“供水一张网”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城区主干管网改造样板。
此外,施工团队与禅城区城市管理部门深度协作,秉持“安全为基、美学赋能”的核心理念,对该项目围挡进行系统性升级焕新,打破传统白底围挡单调乏味的固有形象:一方面,采用PVC板材或镂空金属材质作为围挡,增设防撞缓冲带及夜间反光条,不仅提升抗风能力,还保障人车通行安全,实现美观与安全的有机统一;另一方面,巧妙融合城市文化元素和企业文化特色,将围挡打造成“城市立体画廊”。
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项目为新起点,聚焦安全优质供水目标,积极推进老旧供水管网改造升级、压力智能调控等技术升级,持续打造一批经得起历史检验、惠及民生的精品工程,全面强化城区供水系统韧性,以“惠民利他”的国企担当助力“再造一个新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