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黎俏婷 通讯员南政数宣
5月21日,“数企交融 易启新程”——南海区公共资源交易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召开。这场聚焦数字化改革与公共资源交易深度融合的大会,通过“交易贷”金融产品升级、数据服务生态圈构建、AI+应用场景发布等创新举措,全面展现南海以创新驱动优化营商环境、激活市场活力的改革实践。
五大场景落地
公共资源交易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和“调节阀”。2024年南海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元,公共资源交易额368.85亿元,占比9.2%,承载的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使命越来越重。在数字化浪潮奔涌的今天,如何让服务插上数智化的翅膀,促进公共资源交易效能提升?
会上,佛山正式发布“AI+公共资源交易”五大应用场景,均由试点单位南海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自有技术团队开发完成。此举在全市也属率先试点。该局局长彭述海表示,南海区在试点过程中率先探索开发了交易智能导办智能体、交易文件生成智能体、交易文件合规审查智能体、智能评标评审智能体、评标过程见证智能体五大场景。
其中,交易智能导办智能体整合101份政策文件、1070个高频知识点,响应速度比人工提升80%以上;交易文件生成智能体可在5分钟内根据交易方案,自动生成规范完整的交易文件;交易文件合规审查智能体1分钟内完成60多项审查点核验,准确率95%;智能评标评审智能体1分钟输出10家投标人评审建议,较人工5小时作业效率激增;评标过程见证智能体实时监测违规发言,文字转换与判别准确率达90%,为公平交易装上“数字天眼”。
五大场景覆盖“咨询-编制-审查-评标-监管”公共资源交易全链条,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实现“效率跃升、服务升级、监管强化”。
金融创新破局
近年来,南海区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改革创新中勇立潮头、敢为人先,为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南海样本”。
作为全省公共资源交易改革“试验田”,南海区于2023年在全省县区级首推“建设工程中标贷”,依托交易数据与银行互通,企业凭中标通知书即可贷款,累计发放贷款及授信55笔,金额近12亿元。会上,佛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南海分中心联合7家银行重磅发布升级版“交易贷”产品。
此次升级的“交易贷”将服务扩展至采购、资产类全领域,具备“中标即办、无需抵押、利率更低、贷款更快”的优势。现场,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7家银行与佛山市南海瀚和投资有限公司、广东瑞谷建设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分别签署意向合作协议。
大会还推出了公共资源交易数据服务生态圈,通过小程序、微信群等渠道,将公告信息、中标信息精准推送给建筑、工程机械、泛家居、科技类等行业企业,真正做到“送货上门”,帮助企业及时捕捉商机、开拓市场。
此外,针对招标代理行业准入门槛降低后的乱象,当天,南海区成立“南海区建筑业协会招标代理分会”,通过制定自律公约、开展培训、搭建资源共享平台等,推动行业的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服务升级。
佛山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局长李学坚表示,南海的改革实践为全市提供了极具应用价值的治理样本。希望南海继续保持勇立潮头争一流、敢为人先谋新篇的进取姿态,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更优的服务,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