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环两江先行区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扬帆起航

以教育先行赋能城市进阶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覃征鹏

  

  西江、北江奔腾千年的涛声,如今正激荡起新时代足音——佛山正纵深推进环西江-北江区镇村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

  在此背景下,佛山迅速行动,在建设环两江先行区意见公布后不到10个工作日,制定出台《佛山市推动环西江-北江区镇村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并于5月7日启动先行区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

  佛山提出“名校领航、扩优强基、强师固本、课改提质、共享增效”五大行动,重点推动丹灶、龙江、白坭等核心区的教育跨越式发展,同时辐射带动南庄、荷城等协同区提升,打造“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的佛山教育新格局。

  在区域竞争进入白热化的新阶段,教育事业作为“隐性基础设施”,是构筑城市核心竞争力与人才磁吸力的关键支点,直接关乎城市能否在新一轮人才争夺战中赢得战略主动权。

  随着环两江先行区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启动,这一承载佛山打造区域发展新增长极的“试验田”,正翻开教育事业新篇章。

  (一)

  部署建设环两江先行区,是佛山市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拓展经济发展纵深的战略部署,也是“再造一个新佛山”的重要举措。

  在推进环两江先行区建设过程中,佛山明确要实施公共服务提质工程,形成共建共享新格局。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持续扩大优质学位供给,推进紧密型集团化办学,推动区域教育协调发展。

  “再造一个新佛山”,不能丢掉“敢饮头啖汤”的精神,在教育事业上,更要“敢饮头啖汤”。一方面要顺应人民对高水平教育的热烈期盼,推动基础教育城乡优质均衡发展;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教育是城市竞争的关键要素。

  纵观全国,教育提质已成为“万亿俱乐部”城市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一招。这些城市通过政策集成、资源倾斜和数字化赋能,将教育从隐性基础设施转化为显性竞争力,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核心动能。

  面对激烈的城市竞争态势,就像市委主要领导所言,大家要有坐不住的危机感,必须进一步强化向前冲、向高攀的意识,干就干一流,争就争上游,否则,佛山谈何走在前、挑大梁、作贡献。

  如何进一步推动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平衡、深化跨区域教育协同,将是城市持续领跑的关键。对佛山而言,佛山市东部教育资源相对丰富,西部相对薄弱,需要培育做强位于佛山中间地带的环两江先行区教育事业。

  佛山此次发布的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扎实推进环两江先行区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打造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新高地。力争通过三年时间,环两江先行区核心区基础教育整体发展水平跃居全市前列,学前教育优质普惠水平明显提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重点指标率先达标,城乡教育差异大幅缩小,群众教育满意度显著提高。

  (二)

  全省教育大会指出,要办强办优基础教育,深入实施基础教育提质工程,打造普及普惠的学前教育、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内涵发展的高中教育。

  环两江先行区的重要使命是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打造城乡融合与区域协调的样板,为“再造一个新佛山”提供强劲动能。在这一战略框架下,基础教育配套被赋予先行军的角色。

  此次发布的行动方案亮点频出,将实施的五大行动包括:实施“名校领航”行动,深化办学模式变革;实施“扩优强基”行动,提升教育服务水平;实施“强师固本”行动,配强配优教师队伍;实施“课改提质”行动,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实施“共享增效”行动,促进区域均衡协调发展。

  其中,在打造龙头标杆学校方面,佛山将发挥佛山一中、华英学校、石门中学、顺德一中、南海中学、南海实验学校等名校引领作用,以设分校区、托管等方式,下沉核心区各镇街打造1所龙头标杆学校。支持各区引进省内外优质教育资源与先行区镇街合作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培育更多龙头标杆学校,引领区域教育优质发展。

  深化集团化办学方面,佛山将打破镇域、区域边界,采取以强带新、以强带弱、以城带乡等多种模式,推动核心区组建更加紧密的教育集团,扩大核心区中小学集团化办学覆盖面。加大集团化办学政策倾斜力度,聚焦集团内学校办学理念、课程资源、师资队伍、育人模式等方面协同发展,推动创建一批优质教育集团,力争4个以上教育集团获评省优质教育集团,提升城乡一体化办学水平。

  随着此番佛山对环两江先行区教育布局的纵深推进,不仅能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人才支撑,更将重塑城市竞争的逻辑——从“拼土地、拼政策”转向“拼教育、拼人才”。当教育成为区域发展的“隐形翅膀”,佛山将以环两江先行区为支点,书写“以教兴产、以才强城”的新故事,为粤港澳大湾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佛山样本”。

  (三)

  佛山的城市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以改革创新破解发展命题的实践史。

  在非特区、非省会、不沿海的佛山,无数先行者们解放思想,大胆闯、大胆试,靠着“杀出一条血路”的魄力破除体制障碍,创造出一个个改革佳话。

  环两江先行区被赋予的三个定位中,第一个就是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创新先行地。而无论是教育还是其他行业,干事创业都是要那么一股子精气神的。佛山提出,要让“敢饮头啖汤”的新风吹遍佛山大地,吹到党员干部、企业家和群众心里,在整个佛山激荡“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时代精神。

  此次发布的行动方案,同样让外界看到了佛山的改革创新之处。

  例如,精准预测学龄人口变化趋势,合理优化城乡学校布局,科学配置教育资源。灵活运用新改扩建、挖潜扩容、学段调整等手段,构建与常住人口规模变化相适应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学位“动态均衡”,满足人民群众在家门口“上好学”的期盼。2025年~2027年,佛山力争推动核心区增加公办中小学学位1.5万个。同时,加快扩大普通高中教育资源供给,推动职普融通和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

  又如,佛山将立足环两江先行区独特的乡土资源,深化实践育人模式,大力推行“环两江”学生研学实践活动,塑造“行走的思政”德育品牌,系统打造体育强基、美育润心、劳动践行的“环两江文化”校本课程资源,努力实现核心区“镇镇有特色,校校有品牌”。

  再看人工智能教育。今年爆火出圈的杭州“六小龙”,引发各地对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前沿科技产业的高度关注。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在新一轮产业与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新形势下,‌人工智能对城市发展、对教育事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行动方案明确,要推动核心区建设“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共同体,创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实践创新基地镇。

  一言概之,城市间科技、产业的竞争,本质上是对创新人才的竞夺。依托改革创新,不断增强基础教育水平,是培育创新人才的起点、是固本之举,是为未来种下希望。

 
     标题导航
环两江先行区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扬帆起航~~~
~~~佛山“腰部崛起”新算法
~~~
中国人民银行将推出10项政策~~~
白涛调研外贸企业运行情况~~~
佛山出台行动方案~~~
佛山市召开科技创新平台与高校座谈会~~~
~~~
   第A01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环两江 见未来 高水平建设环两江先行区
   第A04版:环两江 见未来 高水平建设环两江先行区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民生
   第A07版:时事
   第A08版:视觉
以教育先行赋能城市进阶
两江潮头立学堂
环两江先行区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方案
加大宏观调控强度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千方百计助企纾困解难 全力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
推动环两江先行区基础教育扩优提质
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助力佛山产业科技互促双强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