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林俊鹏、庞伟杰
在全球贸易格局深刻变革的今天,中国外贸正经历从量到质的跃迁。作为制造业重镇的佛山,在第137届广交会上呈现出一幅崭新面貌:从被动接单到主动布局,从成本竞争到定价权争夺,佛山企业以政策为翼、以创新为核,在风高浪急的国际市场中破浪前行。这场转型不仅是一场企业生存之战,更是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生动缩影。
政策赋能 15条金融举措直击企业痛点
面对全球贸易壁垒加剧、地缘政治波动等挑战,金融支持成为稳外贸的关键抓手。广交会期间,中国银行发布的《支持外贸稳定增长行动方案》从“强化金融供给”到“细化专业服务”推出15条措施,直击企业痛点。广东外贸企业将获得超1800亿元贸易融资和1万亿元跨境人民币结算支持,政策力度之大、覆盖之广,彰显国家稳外贸的决心。
参展企业对此反响热烈。一外贸企业负责人评价该方案“正向且激励性”,为其开拓市场注入信心。政策细节的精准性尤为关键。例如,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提出的“新业态综合化服务”,直接回应了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兴模式的金融需求;“中长期贷款”支持则帮助企业摆脱短期订单依赖,为技术研发和产能升级赢得时间窗口。这种“政策—需求”的高度契合,正是企业从被动接单转向主动布局的基础保障。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政策不仅缓解了资金压力,更让我们敢于投入研发,抢占高端市场。”
市场破局 从单一依赖到全球织网
政策不是救命稻草,而是起跳的踏板。政策红利之外,佛山企业自身的战略调整更显魄力: 星星制冷、飞瑞科等企业加速转向东南亚、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美博集团在欧洲成熟市场与南美新兴市场同步发力;今旋子电器等企业深耕“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这种布局并非简单的地域转移,而是基于对关税政策、市场需求的前瞻预判。
雅洁五金通过ISO和国际认证打通准入壁垒,冠能电力以PCT专利构建技术护城河,体现企业从被动应对规则到主动参与规则制定的质变。雅洁五金国际业务部部长邹广钊说:“国际认证是敲门砖,本地化策略才是立足点。”该公司已建立澳大利亚等多地销售渠道,实现全球辐射。南海区今旋子电器有限公司汽车功放事业部总经理何亮透露,仅广交会开幕当天,公司便收获60万美元意向订单,主要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
从成本竞争到定价权争夺,佛山企业已经展现出了实力。万和电气展出首款欧标全嵌洗碗机、德尔玛推出全自动扫地机器人、美博集团投入2000万元研发变频技术——这些案例共同指向一个逻辑:唯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在国际贸易中掌握话语权。冠能电力海外事业部负责人说:“用机器人替代人力,通过智能算法实现自主决策,让我们形成技术定价权。”这种从成本优势到价值优势的跃迁,正是中国制造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密码。
供应链韧性 从脆弱链条到动态生态
应对国际贸易不确定性,优化供应链韧性成为企业出海的关键课题。
着力于本地化适配,美博集团针对沙特、以色列市场开发定制产品,洁机皇洗涤实施“一国一策”的机型调整,说明供应链已从标准化输出转向精准化响应。积极推动上下游整合,汇百盛公司通过细分市场定制策略,将研发、生产与销售链路深度绑定;何氏协力机械等企业联合上下游建立“一带一路”产业联盟,降低单一环节断链风险。加码数字化赋能,中国银行推出的智能化结算工具、冠能电力的智能算法决策系统,均体现数字化对提升供应链效率的作用。这种全链条协同,使企业能够快速应对关税波动、物流梗阻等突发挑战。
开放与创新,是穿越风浪的唯一舵盘。广交会释放的信号清晰而有力,佛山外贸的韧性增长,需依赖政策精准滴灌、企业主动求变与国际市场深度融通的良性循环。未来,企业需进一步吃透RCEP等政策红利,将金融支持转化为研发投入;政府部门可借鉴珠江国际贸易论坛的“问题—对策”模式,持续优化跨境物流、知识产权保护等配套服务。
佛山外贸正以政策为帆、以技术为桨,在全球经济的深水区中破浪前行。从接单者到布局者的转型,不仅是一场企业生存之战,更是佛山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微观实践。从金融支持到技术攻坚,从市场分散到供应链优化,佛山企业正以更主动的姿态参与全球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