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日报讯 记者黄轶彤 通讯员马霭琳报道:2025年佛山市南海区科普教育基地交流会近日举行。会上,新一批市、区科普教育基地获得授牌,涵盖氢能科普、中医药文化、无人机创新教育等多个领域。
目前,佛山市已建成市级以上科普教育基地200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70家。南海区汇聚89家科普教育基地,包括国家级2家、省级19家、市级59家、区级67家,形成了“国家-省-市-区”四级联动的科普阵地网。
佛山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陈锋登介绍,南海打造的氢能科普馆、中医药文化研学基地、无人机创新教育平台等特色项目,既服务了区域产业发展,又点亮了市民科学梦想,为全市科普工作树立了标杆。
据了解,南海科普教育基地现已广泛覆盖人工智能、氢能、数字影视、医疗健康、中医药传承、节能环保、生态农业、传统文化等多个领域,总建筑面积超65万平方米,拥有专职科普人员1383人、兼职人员781人,线上、线下参观学习人数超100万人次,规模化、专业化、“一基地一特色”的发展格局愈发凸显。
以此次交流会所在的北京同仁堂科普教育基地为例,该基地不仅展示了中医药防病治病及养生知识,还设置了中医体验、问诊服务、知识问答等互动环节,以及中药香囊、中药香皂制作等DIY手工体验,年接待量超万人次,累计开展活动200余场。
目前,南海区科技局、区科协已根据各基地的特色,协同推出了清洁能源与低空经济、环境保护与数字影视等8条科普研学精品线路,融合了VR体验、FPV无人机飞行、5D影院、数字人等多种科技手段。
南海区科技局党组成员、区科协副主席周志进表示,接下来,南海将继续发动企事业单位建设科普教育基地,力争年内基地总数突破1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