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日报讯 记者贺勇 通讯员禅宣报道:禅城区近日正式发起“我和AI的N种可能”系列实践活动,鼓励广大青少年、在职教师积极拥抱新技术新应用,帮助青少年树立互联网法律法规意识、版权保护意识。
本次系列实践活动由禅城区委宣传部、区教育局、区版权局共同举办,主要面向在校学生开展,分为小学组、初中组、高中及以上组(含普通高中、职业学校、大专院校)三个组别,持续全年,计划推出“AI绿书签”青少年艺术创作、青少年AI科幻写作、青少年AI创想家行动以及AI自研项目等一系列实践活动。
当前,随着AI技术快速发展,AI生成艺术作品成为创意领域的新热点,随之而来的版权归属、原创性界定等问题也引发业内关注。为此,禅城区将探索形成“1+3+N”活动体系(1个主品牌即“我和AI的N种可能”、3个子活动、N个延伸项目)。
目前,首期子活动——“AI绿书签”青少年艺术创作实践活动的方案已发布。按计划,禅城将在4月上旬组织100多所中小学超200位信息科技等学科老师,参加AI技术应用和版权科普培训。这批老师将结合教学活动或课外活动安排,推动广大适龄中小学生正确使用AI工具,引导更多孩子主动观察、主动参与AI生态共建。
活动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AI时代赋予了青少年广阔的创作空间,也带来新的责任与使命,需要引导青少年合法合规运用AI工具,理解原创保护与合理使用的边界,思考AI技术与文化传承、产业创新、版权治理等的关系。
在开展系列实践活动的同时,主办单位还发出《青少年AI创作版权倡议书》,呼吁广大青少年做原创精神的践行者、自身权益的守护者、文化传播的破壁者以及技术伦理的思考者,学科技、懂法律,参与共建AI创作的生态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