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图解报告

砥砺奋进 再造一个新佛山

扫码数读报告 “剪”绘新佛山
  

  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

  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

  固定资产投资提质提效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左右

  进出口总额增长3%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

  城镇新增就业10万人

  

  整理/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梁建荣

  制图/王淼冰、岑敏枝、杨晓旋

  

  2024

  工作成绩

  

  全力以赴拼经济稳增长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361.9亿元,同比增长1.3%

  ●经营主体总数达171万户,增长8.5%

  ●新增规上工业企业超1000家

  ●102家企业上榜“广东制造业500强”,数量全省第一

  ●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910个、增长70.4%

  ●107个重大产业项目开工建设

  ●出台“减负促工业投资8条”,工业投资增长11.1%,连续24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543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606亿元,达年度投资计划的131%

  ●工业设备更新投资超259亿元,拉动工业技改投资额保持全省第一

  ●核销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18.7亿元,核销率全省第一

  ●全市接待游客增长8.2%,旅游总收入增长21.4%

  

  聚力产业科技互促双强

  

  ●季华实验室自主研制出全国首台高分辨率喷墨打印成套装备

  ●仙湖实验室研发的全球首条陶瓷工业氨氢零碳燃烧技术示范量产线投产

  ●出台促进中试产业发展政策,储备建设首批17家概念验证中心、86家中试平台

  ●发明专利有效量累计达6.2万件

  ●围绕人工智能、新型显示等领域出台精准支持政策举措

  ●医药健康产业营业收入突破千亿元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居全省第一

  ●7420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智改数转”,占比72.8%

  ●新增拆除改造老旧工业园6342亩,累计完成17.1万亩

  ●供应工业用地1.4万亩,近三年工业用地累计供应面积居全省第一

  ●遴选支持科技人才团队29个,引育领军人才超100名,新增博士后工作载体28个

  

  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获立项批复

  ●广湛高铁佛山站开工建设,广佛南环城际开通运营

  ●美的集团在香港上市,成为港股市场近3年规模最大的IPO项目

  ●迭代升级“益晒你”企业服务体系,入选全国城市营商环境“年度创新城市”

  ●出台深化招标投标制度改革“1+8+1”系列制度,相关投诉举报下降超70%

  ●全面铺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完成连片土地整备1.1万亩、集约农用地2.4万亩

  ●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成效显著,资产总额、营业总收入分别增长12.6%、19.3%

  ●佛山综合保税区通过预验收

  ●外贸码头实现“大湾区组合港”“湾区一港通”通关新模式全覆盖,进出口物流效率提升60%

  

  加力提速实施“百千万工程”

  

  ●获批建设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

  ●我市及4个区在省“百千万工程”考评中获“优秀”

  ●深入实施北向战略、西进计划,扎实开展强区促镇带村行动

  ●5个区连续3年跻身全国百强区前40名

  ●19个镇上榜全国千强镇

  ●集体经济收入“亿元村居”再添7个,总数达87个

  ●启动实施城中村改造项目24个,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56个

  ●地铁3号线在建段开通运营,富龙西江特大桥通车

  ●打通15条“断头路”,新增12万个停车位

  ●2个镇、26个村入选省乡村振兴示范镇村

  ●16条“百里芳华”示范带精华段总里程超300公里

  ●农村集体“三资”智慧云平台网上交易总额超280亿元

  ●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8900亩

  

  统筹推进绿美佛山生态建设

  

  ●连续5年在省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获评优秀

  ●完成林分优化1.8万亩、森林抚育1.2万亩

  ●分类推动10个绿美江心岛生态景观提升,新建碧道150公里,新增(改造)公园绿地236公顷

  ●整治1.5万个主干河涌排口和65条农村黑臭水体

  ●14个国考、省考断面水质连续4年全部达标,优良比例达92.9%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提高到92.1%

  ●佛山高新区三水园获评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

  ●6家绿色工厂、5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入选国家级绿色制造名单

  ●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累计达343万千瓦,并网规模居全省第一

  ●入选全国再生水利用重点城市

  

  坚守底线防风险保安全

  

  ●实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

  ●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下降25.7%,为近十年来最大降幅

  ●有力有序应对北江50年一遇特大洪水、超强台风“摩羯”及多轮强降雨等灾害

  ●供电可靠性连续14年排名全国前十

  ●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连续4年获评A级,药品安全责任考核连续3年获评A级

  ●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刑事治安警情和刑事立案数量分别下降35%、34.9%

  ●矛盾纠纷处置率达98%,一批“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

  

  倾心倾力为民惠民利民

  

  ●聚力实施“十大民心工程”,高标准完成十件民生实事

  ●扎实做好基层“三保”工作,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2.1%

  ●城镇新增就业11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2万人

  ●新(改、扩)建公办中小学和幼儿园34所,新增学位3.3万个,新组建佛山市高级中学、季华中学2所市属高中

  ●获评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

  ●佛科院更名为佛山大学,获博士学位授予权

  ●顺职院通过国家“双高计划”建设验收

  ●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

  ●市二医院新院区、市四医院二期基本完工,市口腔医院成为全省首家地级市三甲口腔专科医院

  

  2025

  九方面重点工作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夯实增厚制造业当家实力

  

  提升先进制造业发展能级

  

  ●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布局“三箭齐发”,加快打造“10+N”千亿级产业集群

  ●力争新增1000家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

  ●培育壮大新型储能、新型电力系统装备、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科学布局绿色氢能、生成式人工智能、细胞和基因治疗等未来产业

  ●创建一批高美誉度的名产、名企、名厂、名品,叫响“有家就有佛山造”品牌

  

  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

  ●深入推进产业集群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创建一批数字化示范工厂和优秀场景

  ●力争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比例达80%

  ●实施“人工智能+千行百业”行动计划

  ●大力发展软件开发、电子商务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

  ●优化“1+N”多元算力供给体系

  

  做优做强现代服务业

  ●深入实施现代服务业提升发展五大行动

  ●建设国家工业设计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实施“制造当家、设计赋能”行动计划

  ●探索“产业集群+物流枢纽”协同发展模式

  ●提升会展业专业化、市场化、品牌化、国际化水平

  ●积极发展银发经济,优化和扩大养老服务供给

  ●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

  ●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多样化高品质发展

  

  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链,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创新高地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

  

  ●高水平建设季华实验室、仙湖实验室、蓝橙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

  ●整合优化佛山高新区“一区五园”管理范围

  ●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规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比例提高到60%

  ●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00家

  ●梯次建成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110家以上

  ●建立“财政补助+创业投资+科技信贷”联动机制

  ●深入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百链千企”专利产业化推进工程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0所,新增基础教育公办学位1.5万个

  ●推动佛职院、顺职院争创国家“新双高”

  ●支持佛山大学建设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推动华南师范大学工学部、广州美术学院佛山校区交付使用

  ●实施“十百千万”大城名师工程

  

  加大人才培育引进力度

  

  ●实施“佛山英才计划”

  ●力争新引育科技领军人才80名以上、科技创新团队30个以上

  ●培育高技能人才5000人以上

  ●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

  

  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提升绿美生态质量,走好工业城市的生态发展之路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

  

  ●实施林分改造1.3万亩、森林抚育1.1万亩

  ●新建碧道120公里

  ●科学发展经济林果、林下经济等特色林业产业

  ●加快发展水上运动、滨水旅游、河湖游轮等绿色水经济新业态

  

  深化污染防治攻坚

  

  ●新(扩)建污水处理厂5座,新建(修复)污水管网500公里

  ●确保国、省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市考断面基本消除劣V类水体,全市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强化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协同减排

  ●扎实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建设

  

  加快绿色低碳转型

  

  ●实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碳达峰行动

  ●加快培育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推广智能建造、绿色建造、光伏建筑一体化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全方位扩大内需,推动有潜能的消费和有效益的投资相互促进,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深入推进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持续扩大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

  ●加快发展“首店”“首秀”“首展”“首演”等首发经济

  ●丰富“夜游”“夜购”“夜娱”“夜宴”等夜间经济业态

  ●全域全季全链统筹特色文旅资源,实施文旅“串珠成链”工程,打造“福喜”文旅IP

  ●构建“四山两江”文旅精品区

  ●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大公积金贷款购房支持力度

  ●深化全国放心消费示范城市创建

  

  着力拓展有效投资空间

  

  ●省、市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不少于1200亿元

  ●深入开展工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力争工业投资增长10%

  ●引导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工程项目建设运营

  ●谋划储备一批有前瞻性、带动性、支撑性的“十五五”重大项目和“两重”项目

  

  提升招商引资质效

  

  ●深入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完善“9+5+X”招商工作机制

  ●构建“1+N”佛山新动能产业基金体系,重点投向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项目

  ●注重招大商和引小商并举

  ●鼓励支持现有企业增资扩产

  

  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充分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

  

  ●持续迭代更新“益晒你”企业服务体系

  ●拓展“高效办成一件事”,推动更多事项“就近办”“网上办”“掌上办”

  ●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涉企行政检查“亮码入企”试点,推行“综合查一次”制度

  

  有力有效助推企业发展

  

  ●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

  ●降低企业用地、用能、融资、物流等综合成本

  ●力争新增“小升规”企业800家,加快形成“草、灌、乔、林”企业生态体系

  ●高质量完成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完善国企现代公司治理

  

  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扩面提质

  ●谋划推进第二批老旧工业园改造升级

  ●深入开展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

  ●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

  ●培育壮大耐心资本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推动民生事业全面进步,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落实就业优先战略

  

  ●建设就业友好型城市,实施“益企就业行动”

  ●加强重点群体就业服务保障

  ●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2万人次以上

  

  推进健康佛山建设

  

  ●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五三”行动计划

  ●推动市二医院新院区、市四医院二期建成启用

  ●提升公立医院发展效能,引导规范民营医院发展

  ●建设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深化“社保镇村通”工程

  ●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

  ●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政策

  ●推广多元化家门口医养结合健康安居服务模式

  

  繁荣发展文化体育事业

  

  ●深入推进粤剧、功夫、美食等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市博物馆建成投用

  ●以市场化理念办好“西甲”足球联赛、F3龙舟赛等群众体育活动

  ●办好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残特奥会佛山赛区比赛

  

  锚定“三年初见成效”目标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高标准建设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塑造城乡融合发展新优势

  

  优化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优化“多规合一”国土空间格局

  ●坚持“拆、治、兴”并举实施城市更新

  ●新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不少于1.3万套

  ●推进季华路西延线、顺德大桥等项目建设

  ●新打通“断头路”15条

  ●大力开展“敞亮门户”行动

  ●深化“大市政”改革

  

  强化区镇协同联动发展

  

  ●高标准建设环两江(西江、北江)区镇村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着力打造区域发展新增长极

  ●深入实施以战新产业打头阵的北向战略,深化佛北战新产业园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核心起步区提档升级

  ●持续推进以基础设施建设打头阵的西进计划,争取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上半年开工建设

  ●深入推进南海结对三水、顺德结对高明紧密协作

  ●分类打造一批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

  

  全方位推进乡村振兴

  

  ●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着力打造水产、花卉、预制菜等百亿级产业集群

  ●擦亮兰花、年桔、鲈鱼等特色品牌

  ●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市场化发展路径

  ●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

  ●丰富“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内涵

  

  强化新型帮扶协作

  

  ●加强与茂名、云浮对口帮扶协作,高标准建设产业转移合作园区,推进“反向飞地”提质赋能

  

  围绕做实“一点两地”全新定位,进一步做强粤港澳大湾区极点城市功能,不断提升“走出去”的竞争力和“引进来”的吸引力

  

  加强湾区城市联动发展

  

  ●深入推进广佛全域同城化

  ●加强与横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平台战略联动

  ●规划建设佛山高铁未来城,加快建设广湛高铁、珠肇高铁、深南高铁、广佛西环、地铁4号线一期等轨道项目

  ●推广河海联运、多式联运

  ●牵头做好广东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建设收官工作

  

  深化佛港澳务实合作

  

  ●深入实施“湾区通”工程

  ●推进香港(佛山)科创转化合作区建设

  ●加强与澳门中医药协同创新和产业化合作

  ●推动“湾区社保通”等政策落地落实

  ●加快“数字湾区”建设

  

  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

  

  ●扩大智能家电、机械设备等优势产品出口

  ●深化“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

  ●支持企业通过跨国并购、中外合作等方式“走出去”

  ●鼓励引导外资企业增资扩产、利润再投资

  ●推动服务外包向高技术、高附加值、高品质、高效益转型

  

  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有效防范化解经济领域风险

  

  ●“一楼一策”做好保交房、保办证工作

  ●稳妥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

  

  切实筑牢公共安全防线

  

  ●加强基层应急基础和力量

  ●扎实推进治本攻坚三年行动

  ●强化交通运输、城镇燃气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

  ●完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

  ●深化药品和医疗器械监管改革

  ●深入开展校园、网络订餐等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深化市域社会治理创新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扎实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深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增强新市民的获得感、归属感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第A02版:聚焦2025佛山市两会
   第A03版:聚焦2025佛山市两会
   第A04版:聚焦2025佛山市两会
   第A05版:聚焦2025佛山市两会
   第A06版:聚焦2025佛山市两会
   第A07版:聚焦2025佛山市两会
   第A08版:聚焦2025佛山市两会
砥砺奋进 再造一个新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