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邓海霞
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周焯杰
在顺德,有这样一位“大厨”,脑子里装着上千道菜谱,不仅能做川菜、鲁菜、粤菜等八大菜系的菜品,各种地方特色菜也不在话下。更加令人称奇的是,一盘菜从原料下锅到盛盘上桌,3分钟之内就能搞定。
这位神秘“大厨”,便是智能炒菜机器人。位于顺德勒流的广东君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君竹”)展厅内,不同规格与版本的智能炒菜机器人整齐摆放。工作人员将猪肉、青椒等原料放入滚筒,点击屏幕上的菜谱选项,炒菜机器人立马忙活起来:预热、放油、按序加料、快速翻炒……不多时,一盘色香味俱全的辣椒炒肉便新鲜出炉。
“AI厨师”掌勺 还原大厨手艺
这是人工智能与餐饮业深度融合的印证。智能炒菜机器人变身掌勺大厨,轻松“拿捏”中国八大菜系上千道菜品,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智能炒菜机器人模拟大厨的烹饪手法,力求还原手工美食的风味与口感。”广东君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维海表示,智能炒菜机器人因应市场需求而生,不仅解决了出菜慢、菜品难更新、味道不稳定等问题,还大幅节省餐厨成本,提升出餐效率。目前,公司研制的智能炒菜机已应用至多地的餐饮企业、社会团体、学校等。
成立于2016年的广东君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等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聚焦油烟净化与烹饪两大厨房场景,并于2023年切入智能炒菜机器人赛道。在刘维海看来,智能炒菜机器人当前正处于百花齐放、蓬勃发展的阶段,“以前的炒菜机器人是为了解决人力短缺的难题,如今则是为了创造价值,赋能企业、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餐烹饪最难的是火候掌控。刘维海说,智能炒菜机器人将现代技术与传统烹饪工艺相结合,通过先进的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算法和物联网技术,实现“智能温控+变换食材位置”,精准把控炒菜的时长、温度及翻炒速率,最大程度复刻大厨手艺。
研发先行 用技术掌控火候
君竹在智能炒菜机器人的锅具与智能系统开发,智能控制与传感技术方面拥有自主专利,全方位构筑起技术“护城河”。采用铸铁和搪瓷一体化设计的滚筒,进一步提升了恒温效果和平衡度;搭载的5000W或8000W大功率加热系统,让烹饪过程迅速升温,有效锁住食材的鲜美与营养;嵌入智能控温和传感技术,根据食材克重、起始锅温的不同,智能适应烹饪所需要的最佳温度、时间和转速,同时模拟大厨级的颠勺式翻炒或抛空翻炒,让食物在锅中充分翻滚,确保每一面都均匀受热,调料充分渗透,香味四溢。
回顾企业发展历程,刘维海直言,他们也走过了不少弯路,“除了搭建自身科研团队外,我们也与外界合作,共同攻克核心技术难题”。例如,与华南理工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围绕智能炒菜机器人的加热、传感、仿生技术进行研发设计,并将大厨的炒制过程作为菜谱程序导入机器人大脑,做到餐餐、道道菜都是按照标准厨艺进行炒制,保证口感始终如一。
面对潜力巨大的智能炒菜机器人市场,刘维海说,打造全面智能化的厨房解决方案,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是君竹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以竞争激烈的B端市场为例,企业通过丰富的工业设计,让智能炒菜机器人适配不同的餐饮企业的发展需求。例如,展厅内一台搭载着智能系统的炒菜机器人已于去年10月批量生产,客户通过APP就能查看所有设备状态、烹饪数据等信息,实时了解经营数据,为餐企走向数智化赋能。
顺德是粤菜重要的发源地之一,2014年更获评“世界美食之都”。“鲜”是顺德菜的最大特点。“用智能炒菜机器人烹饪顺德菜,无疑最具挑战性,也最具技术难度。”刘维海说,当前君竹正与一些顺德餐饮企业、顺德大厨合作,借力“AI大厨”还原地道顺德味,助力顺德菜走向全球。
春节一过,君竹已迅速进入“奔跑”姿态,立下了新计划、新目标。刘维海介绍,近期有不少连锁餐饮企业来到工厂实地看产品、谈订单,供应商回访情况良好。“今年会加大研发投入,朝着多元化、多模块化智能炒菜机器人方向迈进,让企业发展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