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吴礼晖、赵宗祥
执行策划/于祥华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阮凤娟
编者按
岁月更迭,时光荏苒。2025,已经到来。
国际国内形势错综复杂,新旧动能转换爬坡迈坎。过去一年,佛山经济承压前行。
如何辩证、客观看待佛山经济遇到的困难?新的一年,佛山经济底气和信心在哪里?
经济大市挑大梁!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特别策划推出“二次创业 再造一个新佛山”系列观察报道,敬请垂注。
作为国内制造业大市、全国26个万亿城市之一的佛山,经济发展备受各界关注。
纷杂的声音中,佛山要保持定力,客观辩证地去看发展:既要理性地分析发展中遇到的困难,直面挑战;更要找到发展的优势,树立发展的信心,让“二次创业”再造一个新佛山的步伐行稳致远。
一
2024年,佛山确实很不容易。
从去年年初开始,外界和媒体开始关注佛山的发展。佛山经济发展遇到的困难,与全国制造业城市遇到的困难既有共性,也有特殊性。
作为制造业大市,国际、国内消费环境的变化都深刻影响佛山经济发展。
2024年,全球政治、经济、军事形势日益严峻复杂,全球经济放缓、贸易壁垒加剧,一些国家大搞脱钩断链,稳外贸、稳外资压力加大,这对制造业城市进出口贸易带来巨大影响。
全国发展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逐渐显露,房地产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减弱,消费市场增长乏力。这对佛山制造业产品销售同样带来显著影响。
不一样的是,房地产行业下行对佛山的影响可能大于全国其他任何一个城市,在佛山31个制造业大类中,有一半以上与房地产市场直接关联。
多重因素的同期叠加,佛山经济发展承受着外界难以想象的压力,可谓是承压前行。
可喜的是,到2024年末,佛山一些工业发展先行指标已经释放出积极向上的信号。
工业投资——2024年前11月,增长12.4%,连续11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技改投资增长6.2%,总量全省第一。
常规贸易——2024年前11月,常规贸易进出口增长达11%,佛山港货物进出量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工业用电——到2024年12月,佛山年供电量攀上新高,突破830亿千瓦时,成为广东省新一个年供电量超过800亿度的城市。
……
先行指标的上扬,正是佛山经济向上向好的鲜明信号。
二
看经济增速,不仅看当下、看一时,更要辩证看、长远看。
再造一个新佛山,需要坚持长期主义。
佛山产业结构中,传统产业重于新兴产业,且传统产业升级缓慢,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面临新的经济发展形势,推动城市经济的新动能显得不足。
应更加客观辩证地去看待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关系,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不是简单一进一退,而是共同前进。
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是佛山工业发展的“两条腿”。再造一个新佛山,需要“两条腿”走路。
雄厚的产业基础就是佛山最大的优势,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佛山经济发展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近年来,佛山推动数改智转,一批龙头企业走上智能化数字化生产道路,全市规上工业企业70%以上完成数改智转,转型后平均生产效率提升16.5%。
海天味业用AI电子鼻替代人工后,酱油香气质量检测效率提升400%;林氏家居通过AI+供应链管理,产品周转率提升30%、坪效提升292%,每小时产值提升65.62%。
“佛山已经站在了制造业应用‘人工智能+’的第一梯队。”财经观察家秦朔这样评价。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无疑是工业发展的动能,而新兴产业更需要加速形成新动能。
培育新质生产力,佛山也正昂首前行。
2024年前10月,佛山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293个,签约投资总额1342.3亿元,占二产项目签约投资总额的58.5%。
到2024年末,佛山全市医药健康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成为又一个千亿产业集群。
先进制造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动能,这些数据说明,佛山制造正在加速“向新”。
穿透现象看本质,立足短期看长期。可以说,佛山经济结构正在优化,质量在提升,呈现出高质量发展之势。这就是再造一个新佛山的信心来源。
三
新的经济形势下,要看到挑战,更要看到发展空间;要正视困难,更要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
小到一个个体、一个企业,大到一座城市、一个国家,其成长、发展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风雨兼程才是常态。
有时候,蹲下来,是为了跳得更高;慢下来,是为了走得更远。
纵观佛山经济发展历程,取得今天的成就并非一路坦途。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在2019年末爆发的世纪疫情中,以及在贯穿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高速增长两难抉择中,佛山经济也曾不断经历严峻、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但无一例外,每一次,佛山、佛山企业都成功突围,在逆境中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
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是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
坚持制造业当家不动摇,以制造业立市、兴市、强市,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两条腿走路,已经成为佛山政企各界共识。
困难和挑战到来时,往往也蓬勃着生机和动能。
辩证客观看待当前困难,正视挑战、不惧挑战,坚定信心、找准突破口,拿出“二次创业”的闯劲拼劲干劲,就一定能够挑起大梁,再造一个新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