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吕嘉怡
制图/孔焕玲
2023年10月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召开。会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首次系统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五篇大文章”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指明了方向。监测期内,在监管部门指导下,佛山金融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着力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助力企业逐“绿”向新,不断提升数字金融服务能效,推动普惠金融提质扩面,探索多元化养老金融服务,为地区经济繁荣作出积极贡献。
从全省主题传播情况来看,佛山市做好“五篇大文章”主题传播量位列第三,仅次于深圳市和广州市。监测期内,涉及佛山市做好“五篇大文章”的相关文章月均传播量约3600篇次。各金融机构的多样性落实举措与阶段性成效引发舆论重点关注与热议。
科技金融
赋能“数改智转” 产品创新亮点涌现
佛山正锚定“515”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坚持制造业当家,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基固本。佛山金融业紧紧围绕发展目标,积极推行一系列创新举措,持续深化金融服务内涵与外延,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注入强大金融动能。
中央、省市多家主流媒体聚焦佛山金融业的创新实践,记录下“科技金融”领域的很多“第一次”。中国新闻网、财联社、佛山^+客户端发布《助股市稳定!工行佛山分行落地佛山地区首笔上市公司股票回购贷款》,报道工行佛山分行与莱尔科技签署股票回购借款合同,成功落地佛山地区银行业、广东省工行系统内首笔上市公司股票回购贷款业务。
澎湃新闻网、禅城发布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服务实体经济“更上层楼”!禅城如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关注2024年7月,全省首单中试综合保险在佛山人保财险承保出单,该险种创新了中试综合保险的保障范围,涵盖了科技项目研发费用损失、科技成果转化费用损失等创新性保障,直面中试的“高风险”阶段,为佛山乃至全省保险业护航科技产业互促双强提供了“经验范本”。11月,佛山人保财险又迈出创新步伐,完成全国首单技术研发应用综合保险承保出单,为广东科伺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基于电力线载波感知的电力线故障诊断装置项目提供风险保障。
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以及持续增大的外部压力,佛山金融机构紧扣“科技金融”大文章,多方合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新浪财经、凤凰网发布文章《中国建设银行佛山市分行做大科技金融,赋能科技企业全周期发展》,关注该行与佛山市科学技术局签订千亿元战略合作协议、与佛山市市场监管局签订300亿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战略合作协议,支持“十大创新引领型特色制造业园区”建设。近三年,该行已提供知识产权质担融资超过90亿元,年均增速超过150%;截至2024年11月末,服务科技型企业5894户,为高新技术企业发放贷款超177亿元,专精特新企业开户超1270户。
中国电子银行网、佛山新闻网发布文章《科技金融合作新模式!南海首笔数据要素资产融资成功落地》,报道南海农商银行成功落地南海首笔数据要素资产融资,分别为广东众图科技有限公司和可素优品(佛山)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数据资产融资授信500万元和200万元,率先开启数据要素资产融资新探索。
绿色金融
支持可持续发展 促进环境友好型经济增长
佛山坚定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将绿色制造作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推动万亿先进制造业集群迈向绿色发展之路。佛山金融业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发展号召,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力度,推出绿色金融产品。
广州日报、界面新闻等发布报道《佛山落地家电行业首笔“绿色碳链通”》提到,佛山创新引入广碳所对企业进行碳核算和碳评级,引导金融机构向碳减排效应显著的中小企业提供更精准支持。2024年3月4日,顺德农商银行依据“碳评级”结果,对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供应商——佛山市顺德区精艺万希铜业有限公司办理184.58万元票据贴现业务,贴现利率较同期同类型票据贴现利率低140BP,标志着家电行业首笔基于“企业碳账户+供应链金融”模式的“绿色碳链通”融资业务正式落地广东。
绿色金融创新接续不断。中国金融新闻网、中国人民银行官网、新浪财经等发布文章《绿色金融:佛山制造业转型的关键》,关注农行佛山分行通过信贷支持、创新供应链融资模式等为三水大塘工业园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绿色金融服务,协助佳利达公司从原先的经营纺织印染业务成功转型为绿色低碳项目运营服务商,帮助园区实现工业污水“零排放”,成为全国首个纺织印染“趋零排放”工业园区。
佛山+客户端、《佛山日报》关注兴业银行佛山分行推出“光伏贷”,支持企业投建分布式光伏电站。“光伏贷”为佛山某电气企业建设屋顶光伏发电项目提供798万元贷款,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近3200吨,节约标煤约1227吨。此外,该行还与保利、佛山公控等多家央、国企开展业务合作,在水、电、燃气、污染治理领域均实现业务落地突破,将绿色金融综合解决方案融入对各类客群的服务中。
普惠金融
深入基层一线 服务千行百业
佛山小微企业量大面广,各家金融机构通过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推动金融服务提质扩面,不断加大对乡村振兴与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支持力度,将金融服务的触角延伸至更广泛的社会群体和小微企业,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
南方+客户端、佛山+客户端、网易等发布报道《顺德:引“金融活水”,汇聚社会力量助推“百千万工程”》《3年投入800亿元,佛山金融机构将这样支持“百千万工程”》,关注金融助力“百千万工程”。2024年4月,佛山举行2024年金融支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宣介会。佛山农商银行、南海农商银行、顺德农商银行等7家金融机构与佛山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签约,工商银行佛山分行、农行顺德分行等10家金融机构与佛山市“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结对共建,农行佛山分行与禅城区张槎街道海口村、高明区更合镇白洞村,佛山农商银行与高明区杨和镇石水村、三水区芦苞镇四合村签订整村授信协议。佛山辖内三家农商银行未来三年拟投入800亿元意向性投融资,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平洋财险三家保险机构未来三年拟投入8500亿元的风险保障用于支持“百千万工程”。
南方网、南方+客户端发布报道《金融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南海农商银行2024服务大会举行》,关注南海农商银行联合佛山“益晒你”平台推出全市首款政务数据赋能产品“普惠贷”。交通银行佛山分行量身定制科创小微专属融资产品10余个,满足不同经营主体差异化金融需求;还积极为小微企业制定专项利率定价优惠政策,整体下调利率水平。
《广州日报》、新花城网发布报道《农行顺德分行:让普惠金融“活水”润泽百业千企万户》,关注农行顺德分行针对小微企业量上线首贷户“6D”精准营销模型,提升小微企业首贷户数量,新增首贷用户持续领跑系统和同业。
养老金融
赋能养老升级 描绘“享老”新画卷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大力发展养老金融势在必行。佛山金融业积极推进养老金融发展,不断探索新服务模式,助力构建全方位养老服务体系。
中国新闻网、佛山^+客户端发布报道《农行南海分行:新春暖心社保服务“送上门”,实现“家门口”一站办社保》,关注广东省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联合农行南海分行等开展2024年“暖心社保迎春送福”行动,送社保服务到“家门口”。2024年8月16日,农行南海分行大沥支行正式建成佛山市银行业首个24小时智能化爱心驿站。该行还为辖区内行动不便、长期患病、空巢独居、不会操作智能手机及困难家庭的老年人进行养老待遇认证,办理社保卡相关业务,切实为群众提供“家门口”一站式办社保服务。
金融机构高度关注适老化服务设施水平提高,充分满足养老产业的金融需求提升。中华网、“广东银行同业公会”微信公众号发表文章《顺德农商银行谱写养老金融新篇章》提到,该行针对养老服务机构、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提供差异化信贷服务,根据企业或服务机构的发展阶段、经营周期、资金需求特点,一对一量身定做期限灵活、本金偿还方式多样化的贷款方案,并为医养结合类机构、养老相关行业企业开辟绿色审批通道。同时,通过投贷联动、资产证券化等手段强化养老产业综合服务。
顺德农商银行结合老年客户高频消费场景,围绕顺德各镇街搭建景区服务、医疗健康、公共场馆、购物消费等领域的综合应用,如在大参林、百姓堂、天天商场、早茶餐厅等超200多家商户开展社保卡消费立减优惠活动,惠及老年群体超4万人,涉及优惠交易超150万笔。同时,为年龄较大、行动不便的老年客户提供金融业务上门服务,或在各镇街老旧社区设立临时服务点,为老年客户提供金融业务咨询、反诈讲座、养老规划、健康医疗等服务,做足银发群体服务细节。
数字金融
打造数字强力引擎 构建客户体验新赛道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佛山金融业积极乘“数”而上,重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提供方式,使得金融服务触手可及,极大地提升了客户满意度和用户黏度。
中国网、网易、广东财经看点、佛山^+客户端发布报道《建设银行佛山市分行以数字金融探索金融服务新方向》,关注2024年7月3日,该行成功上线顺德区数币非税缴费渠道,成为佛山市首家实现数币非税缴费的金融机构。建设银行佛山市分行获得省财政厅首批开放“数币+非税”应用试点的地级市资格,实现了所有非税缴费项目数字人民币支付的全面落地,为其后续在数字人民币应用领域的深入探索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建设银行佛山市分行为步入成熟期的专精特新企业提供数字化项目贷、数字化设备购置贷、数字化技改贷等数字贷产品。该行还引入AI数字客户经理,协同线上业务办理,简化普惠贷款流程,提升融资效率,同时强化“惠懂你”出海推广,嵌入外部平台,完善开销户、对账、工资发放、差旅预订等综合事务功能。截至2024年7月末,支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贷款余额较年初新增超11亿元。
《羊城晚报》、金羊网发布报道《佛山工行:做好五篇大文章 下足“工”夫助力佛山高质量发展》,关注佛山工行作为2023年全省首家智慧银行正式对外营业和全国系统内首个原址智能化改造金库正式投产运营。佛山工行“四小”业务下沉网点工作机制作为总行样本、佛山经验在全国推广,该行坚持全景渠道搭建工程,持续提升服务客户能力,优化渠道建设布局,释放“数字工行”建设潜能。积极联动佛山五区政府,2023年累计投入超300万元数字人民币红包,开展覆盖五区的多场数币消费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