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日报讯 记者唐格桢报道:暑期已经接近尾声,9月开学日期临近。记者从佛山市公安局获悉,每年开学季,不少电信诈骗分子趁着家长、学生迎接新学期时,冒充老师混进班群巧立名目收取费用,广大家长务必擦亮眼睛,转账前需进行核实。
“通知:现收取本学期期间所需的学杂费用128元,本次收费统一为支付宝扫码付款交纳,看到信息的家长请回复一下收到,没缴费的家长尽快缴费。”在高明某中学班级新生家长群内,一名“老师”发布收取学杂费的通知,不停催促大家尽快扫码缴费。其中,3名家长回复收到后,被该名“老师”点名要求其尽快缴费。
“这是什么情况,向个人缴费?”随后,一名警觉的家长在群内发言,向“老师”询问有关情况,并向高明反诈分中心反映,有人冒充老师在班级群收费。幸好,群内家长们发现情况不对,纷纷发出了质疑。在家长们的讨论下,最终冒充老师的骗子退出了班级家长群,并未成功实施诈骗。
在顺德,同样也有人混入大良某中学家长微信群中,将名字和头像都修改成班主任,在家长群里发出交“书本费”的通知,还宣称前二十名交费的孩子可以得到一张品德卡。部分家长信以为真,按照要求发红包到群里,所幸真正的班主任及时发现异常,避免了更多家长被骗。
佛山警方提醒,一方面骗子善于伪装,往往找新成立的班群,利用互相的不熟悉乘机下手,另一方面骗子则是抓住了家长对老师的信任心理,才能屡屡得手。佛山警方提醒,一旦在群里看到收费通知,家长们需提高警惕,多方、多次确认核实,不要急于转账汇款,避免上当受骗,如果遇到自称老师的人员要求转账或是索要银行账号、密码等情况,家长应及时与老师和学校核实,不可盲目转账汇款或是透露个人重要信息。同时,建议学校老师对于家长群成员身份进行核查,对身份存疑的账号要尽快清除出群,家长不要随意向他人透露微信群、QQ群的群名称和二维码等信息,保存好班主任老师的电话,了解清楚学校的收费政策和流程,切勿轻信群成员要求转账收费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