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
记者陈敏奇
8月3日,在巴黎奥运会羽毛球项目女双决赛中,“凡尘组合”陈清晨/贾一凡2比0战胜队友刘圣书/谭宁夺金。这是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奥运会上获得的第15枚金牌,也是佛山历史上首枚奥运金牌。
2004年,7岁的陈清晨被业余体校教练看中,带到当地的兴宁体校学习羽毛球,成为一名业余羽毛球运动员。
经过一年的训练,陈清晨进步很快,于是教练主动联系训练条件相对较好的顺德体校,希望让陈清晨到该校接受训练。当时顺德体校也希望找到一些好苗子培养,基本功扎实的陈清晨通过选拔,进入顺德体校开始训练。
刚到顺德体校时,陈清晨有些不习惯,因为需要适应不同的训练计划。作为她在顺德体校的启蒙教练,张智勇耐心开解、细心辅导,为陈清晨制定了长远的发展目标,鼓励她坚持练下去。
当时顺德体校的训练方法相对更系统和科学,但是条件十分艰苦。张智勇回忆,当年顺德体校没有合适的运动员训练场地,需要向镇街的学校借。直到陈清晨到顺德体校才有了专门的羽毛球训练馆。
此外,队员日常训练的羽毛球等设备也并不充足,陈清晨和队员常常把一个羽毛球上的毛都打没了,还要用羽毛球头继续训练。而羽毛球训练中必不可少的体能训练,因为当时的顺德体校没有专门的跑道,张智勇就带着陈清晨和其他队员一起在附近的凤岭山沿着山路跑。
在顺德体校受训的两年里,陈清晨一直住在体校的集体宿舍。除了放假偶尔回家外,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人留在体校训练。“她不光训练刻苦,学习能力也非常强,会研究对手的球路和技术,特别在省队、国家队时,会自发看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录像。”张智勇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顺德体校经过2年的培养,陈清晨被送到省队集训。“由于她个子较矮,尽管技术、训练各方面都表现不错,当时省队的带训教练还是认为她达不到训练标准。”张智勇说,陈清晨因此被省队退了回来,可是顺德体校依旧认为她是可塑之才,坚持把她当成主力选手来培养。
此后,陈清晨进步迅速,被推荐进入广东省体校,获得了半年试训的机会。其间,她参加广东省、全国的青少年赛事,屡获佳绩。她的努力和成绩终于得到认同,在2008年入选广东省羽毛球队。2014年,正式入选国家队,随后一路过关斩将,收获各类国内外赛事奖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