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张弘弢、陈浩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每年端午前后,珠三角地区大小龙舟赛事应接不暇。要想拿到好成绩,除了夜以继日的刻苦训练,一条量身定做的好龙舟也必不可少。每一条龙舟都要根据扒丁的人数、体重等进行调整,船身连接处使用传统榫卯结构,让龙舟拥有更好的稳定性和拉扯力。
“95后”李锦标是李保安龙舟厂的第三代传承人,从小看着爷爷李保安造龙舟,耳濡目染之下也对龙舟造船技艺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介绍,今年厂里共接到30多份订单,但为了保证龙舟质量,最终只接下来13份。“宁可做少十条,不可做坏一条。”李保安留给晚辈的不仅仅是龙舟造船的手艺,还有诚信精神。
耳濡目染 培养龙舟制作兴趣
“观看比赛时我非常自豪,特别是印有‘李保安龙舟造’字样的龙舟在这个赛场上划过、漂移的时候,真的热泪盈眶。”谈到今年举办的白云山板蓝根·2024中国(佛山)叠滘龙船漂移大赛,李锦标激动地说。
李锦标的名字来源于“赛龙夺锦”。李锦标从小在龙舟厂长大,给爷爷李保安递工具、打下手,耳濡目染间对龙舟制作产生了浓厚兴趣。
“小时候觉得造龙舟很辛苦,因为夏天气温高达三四十度,在这种铁皮工棚底下劳作更辛苦。”李锦标表示,爷爷和父辈没有硬性要求第三代一定要接手龙舟制作这个工作,反而从兴趣上引导他们,比如划一下龙舟、捉一下鱼。所以现在,李锦标和两个弟弟妹妹每逢周末就回来给龙头、龙尾上一下色,给船打一下钉子,做一些力作能及的工作,传承龙舟制作技艺的家庭氛围十分浓厚。
量身定做 打造轻薄龙舟
李锦标介绍,龙舟的制作工序比较复杂。首先是从龙的底骨做起,龙舟的底骨就像人的脊骨,龙舟好不好,底骨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然后到侧傍、踏水傍,再到安装间筛、坐板等。李锦标比较喜欢的工序是给龙舟上侧傍,“爷爷和父辈把基础打好了,我就把龙舟的‘肉身’做好。”
李保安龙舟厂的龙舟特别之处在于以定做为主,会根据运动员的人数、体重,以及主要用于漂移还是直道竞赛等因素设计。“就像我们买衣服,西装、旗袍这些高级服装,量身定做的话,对整个人的体型或气质都会有所提升,龙舟也一样。”李锦标说。
“我们的船身比其他龙舟更薄一些,船体更轻、阻力更小,这样就能在比赛中抢多一秒、两秒甚至十几秒。”李锦标说起自家龙舟制作技艺时十分自豪。
视为责任 传承龙舟精神
在李锦标看来,龙舟精神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划龙舟的精神:齐心协力,奋勇争先;第二个是做龙舟的工匠精神。“有人觉得,做好一艘龙舟最重要的可能是技艺,也可能是选材,但我觉得最核心的是工匠精神。就像爷爷把船打磨好之后,会绕着船身走,发现有瑕疵,就把整个船的船身重新打磨一遍。”李锦标说,爷爷的原则是“宁可做少十条,不可做坏一条”。
“爷爷研发的船钉是倒三角形的,一旦打进去,这颗钉子就不会再出来了。就像爷爷从20多岁开始,择一事终一生,手拿着木刨一点一滴将龙舟制作技艺传承下来。”李锦标说。
李锦标认为,这种非遗技艺必须有人去传承、去发扬。这更像是一种责任,不能让爷爷一直坚持下来的手艺,以及龙舟文化、工匠文化丢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