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佛山秋色赛会“小手拉大手 大城小工匠”首场暑假公益活动开展

30个亲子家庭体验制作大良鱼灯

  

  佛山日报讯 记者束维报道:先将竹条卷成圆圈,在接口处涂上白胶,再用砂纸条扎紧竹圈……8月3日上午,2024年佛山秋色赛会“小手拉大手 大城小工匠”首场暑假公益活动开展,30个亲子家庭来到佛山市博物馆一楼大堂,体验制作大良鱼灯。

  自2016年起,在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的指导下,佛山市博物馆、佛山市非遗保护中心主办佛山秋色赛会“小手拉大手 大城小工匠”活动,每年一届,由非遗传承人传授技艺,让佛山青少年制作优秀的非遗作品。经过展览和评选、投票,学员将有机会参与秋色巡游向观众展示自己的优秀作品。

  当天,大良鱼灯区级非遗传承人潘培森先让学员欣赏不同造型的七彩鱼灯,并讲述了大良鱼灯的历史。据了解,大良鱼灯作为一种富有水乡特色的扎作工艺,本从佛山秋色演变而来,曾是清代大良元宵节最引人瞩目的景观,扎架、浆纱、着色、描鳞等一道道繁复工序,赋予了鱼灯栩栩如生的灵动。

  在体验制作环节,潘培森带着亲子家庭一步一步创作鱼灯,小朋友们跟着指导老师扎鱼骨架、粘胶、着色、描鳞。“用竹子做材料,有韧劲,不容易断。”同济小学三年级学生邱建淇第一次制作鱼灯,他希望把鱼灯做得更好,然后参加10月举行的秋色赛会。

  “对初学者来说,制作鱼灯最关键的是要把握好尺寸。”潘培森边教边说,鱼灯属于扎作工艺,最重要的是先要用竹篾扎好鱼形骨架。家里如果有废弃的竹篾凉席,就可以拿来制作鱼灯。

  项目负责人孙莹介绍,今年佛山秋色赛会“小手拉大手 大城小工匠”活动根据非遗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的“三进”思路开展项目传承和传播工作,首次实现在社区、乡村和学校同时展开。5月至7月,主办方携手佛山木版年画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刘钟萍走进禅城区祖庙街道塔坡社区、莺岗社区和普南社区,在社区青少年儿童群体中开展木版年画课程,为社区注入非遗新活力。同时,佛山彩灯、佛山木雕和佛山剪纸走进禅城区石湾镇街道奇槎村,助力乡村振兴。

  据悉,今年“小手拉大手 大城小工匠”的非遗传承工作成果将在10月1~7日通过“线上+线下”同步展览展演的方式展出。佛山秋色巡游期间还将通过搭建彩车、组建学生巡游方阵等方式,集中展示本次非遗传承活动的成果。

 
     标题导航
~~~“佛山职有你”行动成果显著,4人将代表佛山参加省赛
南海平沙岛:~~~
~~~2024三水区大塘健康生活节之第13届冬瓜王大赛举行
~~~总投资23.73亿元,共安排六类20个子项目
~~~佛山市全民健身日活动、南海区运会同步启动
~~~
佛山秋色赛会“小手拉大手 大城小工匠”首场暑假公益活动开展~~~
~~~
~~~
   第A01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人物
   第A04版:视觉
全市持证职业指导师新增102人
端好生态“金饭碗” 走上绿色致富路
118.64斤冬瓜王诞生!
明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通过省级备案
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
规划调整公告
30个亲子家庭体验制作大良鱼灯
规划调整公告
天天福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