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梁慧恩
7月,从南海区里水镇沙涌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李业华的办公室向外望,挖掘机挥舞着机械臂,一间间旧厂房轰然倒塌。再远处,沙涌首个大型商业体准备开业。
这是李业华担任社区书记20年来交出的又一优异成绩。通过改造密集低矮旧厂房、提升公共配套,产业升级了、村民钱包鼓了、村貌焕新了,2023年入股村民年人均分红达13060元。沙涌社区获评里水镇2020年度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优秀村(居)等,李业华也获授里水镇2022年“最美退役军人”等称号。
改造厂房
争产业发展先机
“沙涌村组两级总收入超亿元”“如能在3年内推动完成1500亩村级工业园及旧村改造,参与改造的村小组集体经济收入至少能翻一番”……谈及沙涌的发展,李业华掰着指头算起账。
20世纪80年代末,凭借广佛高速贯穿的交通优势,沙涌以招商引资、出租土地的模式收获了第一桶金。然而,随着时代发展,厂房质量较差、环境污染大等弊端显露,沙涌发展进入“阵痛期”。
2004年,李业华高票当选沙涌社区党委书记。此前,他在村办企业当过厂长,后在村委干了12年。
彼时,佛山一环动工横穿社区、国家推动“节能减排”环保行动。这些信号让李业华捕捉到了沙涌发展的新机遇:省道盐南路沙涌段与佛山一环交汇处聚集了不少中小型五金、塑料厂,厂房多修建于20世纪80年代,“只有淘汰落后产能、升级改造厂房,才能为产业发展争得先机”。
此后,李业华把办公桌“搬”到厂房,点对点发力。塑料厂不愿搬迁,他多次奔走为其安置新地块,开出5年租期基础上免费延长至10年的丰厚条件。经过一年多时间,他让8家企业心平气和地让出厂房。
2006年,腾出的地块上建起了佛山模具城,租金由原来2元/平方米提升至5元/平方米,吸引了一批环境友好型企业进驻,形成了一条活跃的商贸走廊。
近些年,南海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开展得如火如荼,不少社区投身村级工业园改造大潮。在李业华的推动下,沙涌加速“腾笼换鸟”。例如,“蒲屈”工改工改造项目将拆除重建为高端智能制造工厂。
改造旧村
建宜居宜业宜学宜养沙涌
步兵侦察兵出身的李业华,身体和意志力早已百炼成钢。
2019年7月,广东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批复同意南海区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李业华当即制定更高目标:通过旧村改造,建设一个宜居、宜业、宜学、宜养沙涌。
下沙旧村项目率先启动,拟改造成高档次的商住及教育中心。同年8月,李业华带领30多名股东代表分别前往广州琶洲村、深圳、顺德,实地调研各大房地产开发商的旧改项目案例。当月最后一天,下沙旧村改造项目表决服务协议与选取服务机构大会召开,当场投票选出前期服务机构。
头枪打响,房地产开发商纷纷抢滩沙涌。此后,12个楼盘拔地而起,社区住户激增至12万人。大量人员的涌入,让李业华看到社区商业不足、公共配套不完善等短板。
于是,李业华发动湖州经济社出资1.5亿元,建设西围商业中心,满足居民的购物、休闲、娱乐需求。租金收益同样可观,每年可达2220万元。此外,李业华启动沙涌上亨田工业区连片改造项目,项目面积约213亩。
居民的养老、医疗,李业华也考虑周到:物业收益一部分用于分红,提留一部分资金再发展,为村集体留下发展活水,待家底更丰厚的时候,更大程度改善民生。
沙涌居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李业华却坦言肩上的担子还很重:“沙涌是村改的先锋,但行稳致远,要想在乡村振兴中焕发新风采,我还要不断探索,蹚出制造业当家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