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日报讯 记者孙静茹 通讯员段炼、关顺、刘苗苗报道:7月30日,106个装有洗碗机、空调、微波炉等家用电器的出口集装箱办结海关通关手续,从佛山顺德北滘码头出发,以“一港通”模式通过内河调拨运抵广州南沙港,随后直接搭乘国际货轮出口,运往阿联酋、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
据统计,自顺德北滘码头开通“一港通”以来,截至今年6月底,通过该模式出口集装箱已突破12万标箱。
“湾区一港通”是广州港和广州海关联合创新推出的一种通关模式,以广州南沙港作为枢纽港,珠江沿江内河码头作为支线港,通过两地海关舱单互认,将支线港视作南沙港堆场的延伸,形成“两港如一港”的作业模式,实现南沙港口进出口货物可在珠三角区域大湾区内各沿江港口办理相关海关通关手续,提高通关效率。通过水路运输实现港口间货物运输流转,促进湾区物流便利化,降低运输成本,相比转关、口岸清关等模式更为便捷,同时还缓解公路运输压力。
在“一港通”模式下,货物在内河码头和枢纽港之间通过驳船24小时灵活调拨,企业借助信息化手段可以精准把握物流状态和通关情况,科学安排船期和舱位,既能降低因运输因素导致船期、舱位变更带来的时间、费用,又能提高码头场地和集装箱周转效率。货物在码头平均堆存期由7天缩短至2天。
佛山海关持续推进大湾区物流一体化改革,推广“一港通”模式应用,促进佛山对外开放平台高水平建设。加快实现属地报关企业和船代、码头之间的数据共享共用,帮助关区内进出口企业打造更便捷、更低成本的进出口“高速通道”。目前,海关所属区域10个水运码头已开通“一港通”或“组合港”航线14条。今年上半年,佛山海关监管通过“组合港”“一港通”申报进出口的集装箱有17.2万标准箱,同比增长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