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连日来,佛山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兴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热潮。大家一致表示,要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各项工作更贴近民生、民心,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佛山篇章。
大力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佛山是经济大市,拥有近千万的人口,解决好就业问题,始终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项重大任务。
“‘人民’和‘改革’是此次全会的高频词,反映出我党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的强大决心。”佛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苏岩表示,市人社部门将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用改革精神推动工作,建设好就业、社保等领域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打造家门口的就业服务圈、推进社保“镇村通”。
结合佛山实际,苏岩表示,市人社部门将以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目标,推进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两支人才队伍的改革攻坚,从破解“有活没人干”入手,解决“有人没活干”的问题。抓住收入分配中的堵点难点,发挥好薪酬指挥棒作用,建设一批家门口欠薪维权服务站,让每一名劳动者都能通过劳动获得合理报酬。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落实好即将实施的个人养老金新政,引导更多城乡居保群众转为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以改革创新的人社担当持续增进人民福祉。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必答题。”禅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陈先鸿表示,将扩大就业容量,广泛落实校招、社招、园区招、直播带岗等多层次招聘活动,大力促进就业精准匹配,实现“可就业”;大力提升就业质量,发展职业教育,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培养更多高素质劳动者,加快化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实现“就好业”;持续深化省市共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禅城制造业当家综合试验区改革工作,积极探索构建企业与劳动者双向奔赴、双向赋能的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实现“稳就业”。
三水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培训就业股股长华燕炜表示,将持续聚焦“三项工程”建设,紧盯制造业重点领域、现代服务业和乡村振兴对技能人才需求,大力实施“项目制”“企业新型学徒制”等就业技能培训;着力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服务,落实各类就业创业补贴政策,让符合条件的就业人员、创业者能够及时享受政策红利;大力推进零工市场建设,促进劳动者多渠道灵活就业;加强就业服务平台载体建设,推动线上线下服务深度融合,扩大公共就业服务覆盖面,帮助劳动者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办人民满意的医疗和教育事业
住有所居、劳有所得、弱有所扶、老有所养、幼有所育……这些美好心愿涵盖了人民对于幸福生活的憧憬期盼。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最终要靠制度体系的完善来实现。这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通过改革来完善制度建设,在改革中织密基本民生保障安全网。”佛山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付升华表示,全会关于“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论述,深刻体现了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根本立场,为进一步推动民生领域的深层次改革提供了行动指南。
“全会为我们进一步推动教育综合改革,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佛山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胡英表示,市教育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持续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多样特色发展,持续增加基础教育公办学位供给,持续实施优秀校长教师市域交流工作,持续提升教研帮扶力度,为佛山市建设人民满意的高质量教育强市不懈努力。
南海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区民办教育行业党委专职副书记朱晓云说,南海将对标新部署新要求,认真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教育改革创新发展,不断优化教学模式、办学理念、教学研究,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和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扎实开展教育强国建设的南海实践,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健康连着千家万户,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佛山市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练凌东表示,市卫健局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因地制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充分发挥省市共建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示范市以及佛山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基层联系点的优势,推进落实《佛山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五三”行动计划》,实施医防融合、医育融合、医校融合、医企融合、医养融合“五个融合”,进一步构建和巩固“市优、区强、镇活、村稳”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聚焦全会提出的“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练凌东说,市卫健局将扎实推进“一老一小”工作,建立完善积极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老年健康支撑体系,加快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力争今年佛山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达到5.4个。优化深化医养结合改革创新,建立完善家门口医养结合服务网络,复制推广“家门口医养结合”健康安居服务样板,力争今年新增医养结合床位1010张,65岁及以上老年人城乡社区规范健康管理服务达63%。
作为一名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者,高明区杨和镇卫生院院长张冬梅备感振奋。她表示,卫生院将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落实好新时期卫生健康方针,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疾病防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