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记者来到顺德区均安镇南浦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医生、护士、护工正在为老人们进行身体检查、心肺听诊、按摩护理,叮嘱他们日常需要注意的事项。在这里,老年人可以享受24小时综合连续的医养结合服务。
2018年以来,均安镇在佛山市率先探索健康安居、公益普惠医养结合服务新模式,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前沿阵地,盘活闲置资源,创办医养结合服务中心,破解“医院里不能养老,养老院不便就医”难题,成为解决老有所医难题的典型。
“医养结合”乐享幸福晚年
“我到这里半年了,身体好了很多,可以慢慢走路,家人说我精神状态好了很多。”在均安南浦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年逾八旬的南浦社区居民黄素珍笑容舒展。
此前,黄素珍心脏不好、行动不便,在得知家门口的医养结合服务中心投用后,于2023年9月住了进去。在这里,每天都有护工陪伴,医护人员24小时随叫随到,让她很放心。
家门口医养结合模式,让更多像黄素珍这样的老人看到了希望。
2018年,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附属均安医院和均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起顺德区首个紧密型纵向医疗联合体,率先探索医养结合模式。
医养结合服务涉及建设、消防、食品安全、卫生防疫、医保等有关条件,需要多部门、多方面的合力。为此,省市区各级各部门多次深入现场开展调研,沟通协调,破除思维定式和部门间的行政壁垒,突破现有政策瓶颈,攻克了法人证书、执业许可、用地审批、消防验收等登记备案工作中遇到的障碍,促成社区卫生服务站向医养结合服务中心转型。
均安以“在家门口健康安居、普惠服务医养结合”为模式,选择南沙、天连、南浦等3所社区卫生服务站,盘活闲置空间,先后建成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合计床位133张,主要解决失能、失智、安宁疗护以及“三无”、低保等特殊老人的“医养护”问题。
这3所设在村居的医养结合中心,既保留原来社区医疗服务功能,还提供24小时综合、全方位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等服务。因为其就近的便利,入住老人在此可实现就医“零距离”、探访“近距离”,“家门”情结得到了满足。
医疗下沉养老更有“医”靠
如今,均安医养结合模式还在继续升级。
2022年,随着均安镇健康共同体(以下简称“均安健共体”)在均安医院揭牌,均安推出了“健共体托管敬老院”医养结合新模式,在顺德区率先实现医养结合“一镇两模式”。至此,全镇医养结合床位增至231张。均安健共体在托管均安镇敬老院后,安排专科医师、康复技师进驻敬老院,深化“医+养”养老模式。
有“养”,更有“医”。在均安,医养结合服务中心采取团队式服务,以医带养,康养融合。
均安健共体“三师共管”团队,由专科医师、全科医护人员、健康管理师组成,全方位提供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等六位一体的卫生健康服务。医院专科医师团队、护理团队、临床药师团队每周定期到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坐诊、查房及传帮带;康复技师长期驻点,帮助老人康复锻炼。
若老人病情严重需要转诊医院,依托均安健共体建设,均安医院畅通与均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双向转诊、急诊急救绿色通道,为转诊病人提供“一免五优先”,即免挂号费,优先接诊、检查、缴费、取药、住院。
公益性、普惠性是均安“医养结合”模式的亮点。医养结合服务中心的收费标准,依据《佛山市顺德区养老服务机构收费管理办法》,每月包括伙食费、床位费、护理费在内,普遍为每人3760元,符合相关政策的“三无”“五保”老人,还能享受费用减免政策。
“医养结合”模式由于成效显著,广受群众和社会各界好评,“家门口医养结合”的均安模式纳入广东省第二批基层改革创新经验复制推广清单,入选广东省第一批医养结合示范机构,《均安“家门口”医养结合服务规范》团体标准在全国平台发布,入选广东省标准化试点项目,相关事迹获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报道,引起全国关注。
“我们会积极创建国家级医养结合示范点,以创建来推动医养结合服务高质量发展,为全国其他地区‘医养结合’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均安经验。”均安医院党委书记王文权说。
一线案例
这面锦旗写满98位老人的情谊
每当范海聆走进均安镇敬老院,都会被老人围观,这是他最开心的时刻之一。
作为均安医院内分泌专科的医生,范海聆每周都会定期到均安镇敬老院查房,谁腰痛、谁脚痛脚肿、谁血压不好,他都牢记于心。
这是均安医院专家团队到均安镇敬老院出诊的日常。按照安排,专科医生主动上门为老人提供查房诊疗、康复治疗等服务,根据老人的病情提供相应诊疗方案,开展康复锻炼及指导。
“均安健共体托管敬老院后,将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专家、药品等都到基层了。”均安镇敬老院院长欧阳雁鸾说,专家团队每周定期来敬老院查房,解决了老人们的就医难题。时间长了,医生和老人形成了一种朋友、亲人般的关系。
今年2月,均安镇敬老院98位老人把印有“医德高尚 服务周到”的锦旗送给均安医院专科医师团队。这是他们对“医养结合”模式的最高认可。
总策划:吴礼晖、赵宗祥
执行策划:于祥华、路帅
采写: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