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毛蕾
“这就是广东艾草。”6月29日,在南海区狮山镇狮岭村旅游的数名湖南游客,恰好遇到了党员志愿者种植艾草活动。从村头的种艾草开始,他们一路体验了吃艾糍、卷艾条、做艾灸的艾主题活动,沉浸在乡村活力之中。
当天,南海区组织区卫健、农业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镇村代表,在狮岭村委会开展了一场发展艾产业主题交流会。小小艾草,将成为南海区打通“文化、科技、产业、民生、治理”的媒介,让推进高质量发展有了一个新切口。
从热敏灸医院到红脚艾种植 寻找“艾在南海”更多可能
南海发展艾产业的机缘,源于对热敏灸技术的引进。
南海区红十字会副会长李承枚介绍,6月,南海区热敏灸医院建设项目启动,第一批11家热敏灸医院分院建设单位和24家热敏灸特色站建设单位公布。这里所说的“热敏灸”,是全国名中医、江西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陈日新作为带头人创立的“探敏定位,辨敏施灸,灸敏得气,敏消量足”的现代灸疗技术。该项技术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热敏灸医院的建设服务于“黎元之需”,是一项民生事项。在医疗领域的推广之外,南海还从文化层面找到了与热敏灸的共鸣。
相传,东晋时期,“小仙翁”葛洪曾与妻子鲍姑在南海西樵山一带研究医学和炼丹术。鲍姑是南海太守之女,尤其精通艾灸之法,也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位女灸学家。她的灸方主要记载在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内,是中医学的宝贵遗产。如今,丹灶葛洪炼丹传说已经被列为佛山市级非遗,南海也广泛流传着葛洪与鲍姑行医的丰富故事。
古时,鲍姑常用岭南特有的“红脚艾”来施灸治病。迄今为止,红脚艾依然是活跃在医书典籍、应用于中医治疗的道地药材。
“红脚艾的药用价值和普通艾并不相同,我们常用的普通艾条,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的功效,而红脚艾活血化瘀的作用更强。”在艾产业座谈会上,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田宁表示,医院将依托功效,将本地艾草针对性应用于疾病治疗之中。
目前,红脚艾在博罗县已有种植。此前,南海区农业农村局进行了实地调研,发现红脚艾喜阳光、耐干旱,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但以中性土壤、砂壤土壤为佳。红脚艾的经济价值较高,收购价值比湖北蕲艾、河南艾高出数倍,每亩可产约2400斤干品和560斤根。
南海区是红脚艾的主要分布地区。南海区委农办常务副主任杨华介绍,接下来将充分挖掘本土中药资源,开展红脚艾的野外调研,找寻种源;组织相关部门、药企和医疗机构进行考察调研,尝试开展初步合作,利用其产品进行热敏炙的研究。同时,以狮岭村艾草种植活动为基础,积极引导其他村(社区)结合人居环境整治,在房前屋后等区域种植艾草。
“南海的红脚艾我们可以进行收购,制作艾条保障产业链的通畅。”中天药业集团董事长陈龙波说。
探索新型产业生态复合模式 基层治理与产业发展并进
恰如艾草生长于大地之上,文化、科技、产业的元素,唯有扎根于水土之中,才能真正提高发展质量。南海是产业集聚的城市,之所以如此重视艾产业成长的苗头,是期待收获经济、社会价值的双丰收。
南海的历史上不乏因势利导,促进治理有效和产业兴旺的案例。最鲜明的就是桑园围水利工程的打造以及“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的诞生。联基成围变水患为水利,种桑养鱼发展农业,继而纺织缫丝造就“一船蚕丝出,一船白银归”的盛景,展现了产业生态复合模式的魅力。
由古思今,艾产业发展也可以成为一种新型产业生态复合模式,将“基层治理、林下经济、现代农业、艾灸产业、医疗服务、科技创新”融合起来,打造具有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特征的产业生态样本。
其中,狮岭村饮下了“头啖汤”,以艾草种植促进基层治理提效。“我们村是一个农业村,面积在全区排在前面,但是村庄分散,集体经济的实力不强。”狮岭村党委书记麦铭信说。此前,狮岭村全面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打造了“四小园”,提升了村容村貌环境。首日种艾草和举办艾文化体验活动,让狮岭村全村村民都行动起来。一方面,利用房前屋后的闲置用地种植艾草,可以巩固“三清三拆三整治”的成果;另一方面,此前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整备出的集约农用地,也可以成为艾产业发展的大平台,促进农民增收。
“我们不仅要发展农业,还可以打通艾产业的一二三产业链。”狮山镇党委书记麦满良说。他在会上向鲲鹏现代农业研究院发出邀约,提出开展农产品的研发应用,进行艾草种植、艾产品生产;鼓励狮山的机器人、医疗设备企业对接热敏灸产业;探索打造艾草主题民宿、休闲康养场所、推动产学研合作、推广热敏灸医疗体系建立。
今年,南海区旗帜鲜明地把高水平农业列入“三高四新”产业体系之中。热敏灸产业、艾产业,既与现代农业相关,又与生物医药产业相关,能够贯通一二三产业,连接科技一线与应用市场,有着形成“全产业链”特性,任何一个环节都可以衍生出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激活新经济。
在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看来,热敏灸、艾产业是南海发展的“小切口”,但是却不容小觑,通过“文化、科技、产业、民生、治理”五位一体推进,可以影响基层治理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效果。
当前,“百千万工程”从开局起步进入加力提速、全面突破的新阶段,南海乡村要找准发展突破口,如以狮岭村为代表的农业村,可积极探索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文旅融合的路径,如打造艾草种植、艾制品加工、艾主题民宿等。医疗服务体系要重点关注三大领域,即公立区镇医疗体系、基层诊疗体系和高端医疗保障服务体系。其中,基层诊疗体系的建设,要走中西医结合的路径,做好居民的日常保健服务,热敏灸、医疗康养等服务要在其中发挥作用。
顾耀辉表示,南海要总结、提炼中医药文化,系统开展热敏灸产业发展规划,强化对于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站在更高的角度思考基层治理与产业发展并进的问题,让小小艾草香飘万里,形成新的区域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