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日报讯 记者邓美球 通讯员刘浩琳报道:5月20日,南海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在桂城天安中心召开宣讲会,公布《佛山市南海区各镇(街道)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实施方案(试行)》。《方案》提出,计划用3年时间,基本建成“1+3+N”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体系。这是佛山首份针对镇街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推出的系统性工作指引。
为充分发挥南海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在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中的示范带动作用,鼓励更多社会力量扶持南海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南海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从2020年开始试点探索孵化基地建设。
南海区目前共有南海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示范)基地3个,分别是南海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天安)、南海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中南)、南海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樵讲团)。3个基地涵盖了科技园区、企业和社工机构,覆盖了南海东中西三片区。
今年,南海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联合各镇(街道),计划在未来3年努力构建多层次、广覆盖、优服务的南海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模式,基本形成南海区“1+3+N”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体系。
其中,“1”是指南海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天安)。“3”是指在中南、樵讲团两个区级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的基础上,2024年度新增不少于1个区级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即全区完成培育孵化不少于3个区级基地;2025年度升级一批镇级基地为区级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N”是指由各镇(街道)培育的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2024年度原则上每个镇(街道)培育不少于1个镇级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2025至2026年度,各镇(街道)结合实际情况,成熟一个建设一个。
根据《方案》,依法注册、合法经营的就业创业实体,包括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孵化器、产业园区、大型商业体、众创空间,其固定办公场所在南海区范围内且运营1年以上,有对外宣传平台,具有相应的专职管理机构和运营人员,经营和信用状况良好,且满足一定的硬件和软件要求,即可在即日起至2024年7月31日进行申报。
对于评审达到四星级或五星级,且被认定为镇级基地的单位,南海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将承担其相关的场地建设布置费用,并举办挂牌仪式,宣传其服务及优秀典型。此外,运营良好的基地将获得资源倾斜,有机会升级为区级基地,并优先推荐参加市级、省级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评选和各级与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相关培训。
天安示范基地作为南海区的标杆和典范,通过硬件打造和软件提升,搭建适合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的平台。“天安推出‘天安十条’,为退役军人提供专线、专人、专区、专享服务,建立载体,形成同等条件下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优先的浓厚社会氛围。”佛山市天安数码城有限公司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张艳利表示。据悉,天安示范基地成立以来,以退役军人需求为导向,提供了全方位的创业指导、技能培训、项目对接等服务,吸引了93名退役军人进驻,其中退役军人企业家25名,在园区担任中高层的有30名,累计为6名军创企业家减免租金超13万元。
“建立孵化基地,就是要通过创业带动就业,为退役军人提供办公经营场地和共享设施,开展培训、辅导、市场推广和加速成长等方面的就业创业服务。”南海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王晓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