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当创二代迎来接班潮

日前,在位于浙江省慈溪市周巷开发区的宁波爱佳电器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检测一批出口美国的电熨斗。/新华社记者徐昱摄
在浙江省金华市金义综合保税区云仓跨境华东中心仓内,工作人员在发货前理货(2023年8月10日摄)。 /新华社发(胡肖飞摄)
日前,在慈溪市观海卫镇一家取暖设备生产企业车间,工作人员在生产线上装配取暖设备。/新华社记者韩传号摄

  

  浙江宁波的县级市慈溪,聚集着大大小小6万多家民营企业,其中仅小家电整机制造企业就超过2000家,规模以上超过500家,是著名的“小家电之都”。这些民营企业,大都在改革开放前后创立,特别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集体企业转制后创立。

  近年来,这些民营企业迎来“接班潮”,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创二代”。根据慈溪市委统战部提供的数据,目前有近千名“创二代”从父辈手里接手并参与企业的运营发展,尝试突破父辈的传统模式,谋求创新发展。

  记者采访发现,民营企业对二代接班慎之又慎,接班过程相对缓慢,通常都持续数年甚至10多年之久。对民营企业来说,“接班”既是传承问题,也事关企业前途。一旦传承不好,企业就可能被市场淘汰。对地方来讲,民营企业的传承发展,更是一个经济课题,从长远看意味着一个产业集群的兴衰成败,攸关地方发展前景。

  

  现实选择 接手家业

  

  随着“创一代”逐渐老去,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创始人开始考虑接班人是内部培养还是外部寻找,经营管理是固守根基还是多元转型,接任与传承成为这些企业共同面临的问题。

  作为“80后”,慈溪福山纸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凯峰2004年留学回国后,并不愿接棒父亲一手创办的企业。

  “一开始,我并不想接父亲的班,觉得‘海归’回来应该做些别的事情。”叶凯峰说。

  叶凯峰第一次到福山纸业上班是2005年下半年,只待了一年多,觉得“浪费时间”,就出去做生猪养殖,当时还被称为“海归猪倌”。从2005年到2018年,叶凯峰在自家企业“三进三出”,纠结要不要“接班”,直到2018年,他才和父亲达成一致回来“接手家业”。

  像叶凯峰一样,许多慈溪的“二代接班”多是源于企业发展“后继无人”的现实因素考虑。叶凯峰认为,慈溪民营企业数量多,但很多体量不大,难以吸引高质量的职业管理人才,也负担不起培养职业经理人的高额成本。

  受访业内人士认为,职业经理人的培养体系需要企业现代化管理模式做支撑,但这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实现成本高、难度大,只能依靠较为传统的代际传承模式推动企业长期发展。

  据统计,目前,在慈溪新生代企业家已完全接班或基本接班的占32.3%,正处于传承过程的企业占46.4%,其中,子女能独当一面发挥重要作用的企业仅占15%左右。

  慈溪市委统战部副部长龚金富告诉记者,当地民营企业的传承过程较为缓慢,企业对推动经营者的更替比较慎重,目前大多数民营企业还处在“以老带新”的传帮带过程中。

  

  新老传承 化解冲突

  

  在民营企业的新老传承过程中,找到传承人只是第一步,两代管理者之间的矛盾如何化解则是新的问题。

  宁波南洋车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楼攀登说,“我接班时,相较于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父亲更强调团队稳定性。当时企业内部还是家庭作坊式的组织模式,我想通过改革推动企业的现代化,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矛盾。”

  记者发现,新老传承中两代管理者之间的矛盾普遍存在。老一代创业者的管理理念相对保守,对亲手打下来的基业想尽可能保持稳定,而新生代则注重创新突破。

  刚过30岁的罗鲁津,2017年回到父亲创办的宁波乐美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接班不久,他就感受到了想象与现实的差别。

  “我留学回来参观了许多企业,迫不及待地想把学习到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运用到企业管理中,但当时父亲创办的公司仍处在较为粗放的大作坊管理模式下,很多先进的管理理念无法落地实施。此外,企业当时还背着数额不小的贷款,发展进入了瓶颈期,压力非常大。”罗鲁津说。

  好在,父子之间的良性互动让罗鲁津学有所用,使企业的接班磨合期成了企业的快速发展期。罗鲁津说:“在与父亲共同商讨后,企业确定将空气炸锅作为主打产品。经过几年发展,企业再次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下一步,计划投建新厂房,扩大生产。”

  在受访专家看来,新老传承中两代企业家之间的矛盾并非不可调和,只要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新老两代管理者之间的观念碰撞也可能会给企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传承发展 注入活力

  

  接班的新生代企业家如何运用新思路实现基业长青?面向企业的未来发展,“创二代”们各有规划。

  叶凯峰在国外求学时就意识到利用金融市场做大做强的重要性。2018年,叶凯峰回到福山纸业时就曾劝父亲做好上市准备,但父亲则认为上市会让自己失去决策权。

  在叶凯峰正式接手公司后,公司的良好发展势头让父亲态度发生了转变。叶凯峰说,目前,公司上市过程一切顺利,预计2025年上市。

  企业的市场运营推广也关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0多岁的宁波卡帝亚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沈泽在大学期间就意识到电商营销对于小家电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2016年,电商正值高速发展期,他毕业回到公司接班后,第一时间就组建了团队做电商营销,让“卡帝亚”取暖器等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经过6年发展,公司的电商销售额已占公司总销售额的60%以上。

  记者采访发现,不少接班的“创二代”学历更高、见识更广、闯劲更足。

  根据慈溪市提供的数据,虽然80%以上的民营企业两代人从事的产业保持不变,但大多数新生代企业家给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升级产业或转向新产品、新技术,推动企业传承与转型同步发展,实现迭代创新。

  “创业式传承充分激活了‘创二代’更多主动性、积极性,担负起创业的压力和重担。”龚金富说。

  

  政府引导 培育成长

  

  在慈溪,民营企业数量多,中小微民营企业占比较高。由于代际差异,由“创二代”接手的民营企业在接班交替过程中易引发矛盾,地方政府对企业管理者实现平稳交接发挥着重要作用。

  宁波市委常委、慈溪市委书记林坚说,民营企业的代际传承事关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党委政府理应发挥积极的作用。面对民营企业的“接班潮”,政府部门要发挥团结、培育、引导和服务的作用。

  记者了解到,慈溪不断深化“产学研”融合,组织“创二代”专精特新企业家赴多地开展校政企合作,走进多所高校举办专场招聘会,通过公共服务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帮助企业实现人岗精准匹配,解决企业招聘技能型人才难问题。

  为了帮助“创二代”企业家成长,慈溪还与多所院校联合推出“青创沙龙”,分行业邀请“创二代”企业家观摩大学生创业大赛路演,在沙龙会上碰撞思想,积极鼓励引进创新团队,推动企业持续革新。

  “人们常说‘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创二代”企业家成长也面临这个问题。政府部门帮助企业家‘把好脉’‘走好路’。”龚金富说,慈溪政府部门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做好政策引导,帮助企业家顺畅了解、掌握各种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让企业在发展中,特别是在两代企业家交接的过程中始终不偏离健康的轨道。

  百年传承,重在规范。龚金富建议,要以改革求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股份制改造,促进民营企业规范化合法化发展。百年传承,也重在人才。龚金富说,依靠培养优秀的人才团队实现传承至关重要。“我们鼓励企业以利益分享为导向,积极创设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集聚并加强企业人才团队建设,力求在激烈的竞争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据新华社电)

  

  店开全球 “厂二代”寻路跨境电商

  

  和“世界的义乌”相距不到100公里,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却显得低调得多。这座一下高铁就能看到山清水秀的小镇,是全球最大的保温杯生产基地之一,每年有数亿只保温杯从这里被运往全球。

  “不甘心只做代工厂”“不能等靠要传统渠道”……王博文是武义的“厂二代”之一,自从帮助父母的工厂注册跨境电商后,生产线上多了一个“耶鲁文学毕业生”。随着传统外贸渠道逐渐式微,薄利多销的模式难以为继,越来越多的“厂二代”不躺平、不退缩,带着来自长三角的保温杯、瑜伽裤、眼镜、帽子等“中国制造”,正抱团开启新的出海路。

  口径得大,这样才能满足放冰块的需求;容量得大,方便欧美用户在旅行、户外等路途中使用;最好单手就能打开杯盖……在位于武义县的浙江麦铂保温杯工厂的样品陈列室里,王博文向记者介绍着这款热销欧美的保温杯和国内产品的不同之处。

  29岁的王博文是耶鲁大学的毕业生,虽说其父母经营保温杯工厂已数十年,但主修英语文学的他,着实和做保温杯“八竿子打不着”。

  2023年,父母工厂中一款冰沙杯滞销,库存不少,眼瞅着亏损已是板上钉钉。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王博文通过跨境电商平台Temu,上架了这个产品。没想到,物美价廉的商品一下子就卖出去几百只。如今,不仅这一冰沙杯在Temu上已是“明星产品”,其他创新产品更是创下月销过万的好成绩。

  “过去,我们一直给膳魔师等大品牌代工,在设计、研发、制造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但由于外需不旺、同质化竞争等原因,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工厂一直处在微利空间。”王博文坦言,跨境电商的“全托管模式”,给从前只做代工的企业打开了一扇窗。

  不“出海”,可能就要“出局”了。这一点,柳文海深有感触。1990年出生的柳文海也是“厂二代”,父母在山东日照经营一家帽子工厂。在跨境电商平台上,柳文海把过去传统外贸半个月的打样周期,缩短为24小时内。“小批量订单,快速反应,一款产品收藏得多、有‘爆单’可能,就及时增产。”柳文海说。

  像王博文、柳文海等这样尝鲜跨境电商的“厂二代”,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已是常态。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海关统计,拼多多、TikTok、希音(Shein)三家电商平台2023年通过上海空港口岸出口申报量同比增长超10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务与经济合作学系主任王健认为,以前,国内走出去的企业以大企业为主;而今,众多小企业进入全球市场,“平台化降低了中小外贸企业走向全球的具体业务实操门槛”。

  (据新华社电)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焕新 佛山行动
   第A05版:高质量发展在一线
   第A06版:民生
   第A07版:天下周刊
   第A08版:教育周刊
   第A09版:逐梦中考2024名校风采
   第A10版:逐梦中考2024名校风采
   第A11版:逐梦中考2024名校风采
   第A12版:逐梦中考2024名校风采
当创二代迎来接班潮